第399章 傻人有傻福(1 / 2)

林淡既已对周维许下承诺,便决意全力相助。

这本《农桑通考》虽已弥足珍贵,但其中所载毕竟只是雏形。既然他知晓那条正确的路径,自然不愿见周维和江婉泞在迷雾中蹉跎岁月。

只是...林淡揉了揉眉心,前世虽曾拜读过袁爷爷关于杂交水稻的论文,可那终究不是他的专业领域。如今只能勉力回想,将那些零碎的记忆拼凑起来。

"你们仔细听好。"林淡铺开宣纸,执笔蘸墨,"所谓三系法,需有三种不同的水稻..."

他一边讲解,一边在纸上勾勒出三条交错的水稻图样:"其一是不育系,其花粉不能正常授精;其二是保持系,可维持不育特性;其三是恢复系,能使后代恢复育性..."

周维与江婉泞伏案疾书,笔尖在纸上飞速游走。

当林淡提到籼稻与粳稻杂交时,江婉泞忍不住抬头:"姐夫是说,不同品类的水稻相配,竟能产生更优良的品种?"

"正是。"林淡颔首,"就如马与驴相交得骡,骡虽不能生育,却兼具二者优点。"他顿了顿,补充道,"不过水稻杂交的后代是可育的。"

这番闻所未闻的言论,让在座的江挽澜也放下了手中的茶盏。

周维更是目瞪口呆,半晌才找回自己的声音:"林、林兄...你怎会对农事如此精通?"

林淡早已备好说辞:"当年在杨城湖考察蟹汛时,偶遇一位姓袁的老先生。这些知识都是他倾囊相授。"他语气转为怅惘,"可惜老先生孑然一身,一身绝学无人继承..."

见二人仍沉浸在震惊中,林淡适时转移话题:"当务之急是寻一块试验田。周维,你名下可有田地?"

"家中在我中秀才后,在苏州给了三十亩水田。"周维忙道。

"苏州我名下也有三十亩。"林淡沉吟,"但这还不够。"他转身吩咐丫鬟,"去请大小姐过来。"

不过片刻,黛玉款步而来。

听明原委后,她浅浅一笑:"若能助天下百姓饱腹,莫说是部分爵田,便是全部拿出来又何妨?"她望向众人,"江姑姑和周叔叔需要多少,尽管开口。"

看着眼前三人热切的模样,林淡仿佛看到了希望的种子正在萌芽。

从花厅回房,周维一路哼着小曲回到母亲住处。

郭夫人见他满面春风,不由笑问:"今日去见婉泞,怎的这般欢喜?"

周维迫不及待地将今日所见所闻道来,说到激动处,连比带划:"娘您不知道,林兄说的那些农学道理,简直闻所未闻!若是真能成功..."

郭夫人听着儿子滔滔不绝的讲述,目光渐渐柔和,只说了一句:“你和婉泞莫要辜负了林大人的期望。”

周维重重地点头。

郭夫人望着儿子因兴奋而发亮的眼睛,忽然想起一句老话——这大概就是所谓的傻人有傻福吧。

――

八月十六,晨曦微露,一支声势浩大的车队缓缓驶出京城。

这队伍比起数月前崔家送嫁时的规模,又壮大了不少。

只见九辆朱轮华盖马车首尾相连,随行仆从如云,引得早起的百姓纷纷驻足观望。

"这阵仗,莫不是哪个王府举家南迁?"

沿路的百姓议论纷纷。

车队中,最热闹的当属第二辆马车。

林淡与江挽澜并肩而坐,对面是捧着书卷的黛玉和林晏。

原本林淡不必亲自南下,但终究放心不下黛玉,特意向皇上告了假同往。

"二叔这一路,怕是要把商部公务都带在车上了。"黛玉打趣道,指了指车角那口装满文书的樟木箱。

林淡无奈道:"没有办法,忠顺王爷不理事,尚侍郎对我负责的公务又不熟悉,只能出此下策了。"

只是黛玉还没有机会多打趣二叔叔几句,二叔叔就拿着公务来考究她了,吓得一旁的林晏,眼睛片刻都不敢离开书,生怕二叔叔转头来考他。

说话间,马车车壁被敲响,林淡掀起帘子,露出周维笑嘻嘻的脸:"林兄,前头安达大人问,今晚是在驿站歇脚,还是赶一程到徐州?"

周维爱骑马,这一路倒成了安达和林淡的传话使。

安达——这位执金卫副指挥使本是奉皇命护卫林淡南下,此刻却俨然成了车队总管。皇上现在根本不放心林淡,要不是林淡抵死不从,皇上只怕要派一支禁卫军来保护他。

第三辆马车内,郡王妃、崔夫人、郭夫人在一起品茶闲谈。

"说起来,还要多谢崔夫人、周夫人,二位教养出这般好的儿子。"郡王妃含笑说着,"先前少不得担心,挽澜、婉泞被我教养的不够温婉,许不到好人家呢。"

郭夫人连忙谦逊:"王妃过誉了。倒是世子妃有喜,还劳您亲自送嫁。"

"以后都是一家人,别说这样客气的话。"郡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