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导班,就为了让孩子在竞争中占优势。
少数人没逼着多数人只看分数,可他们通过升学名额少、名校门槛高、找工作看学历这些现实压力,抓住了多数人望子成龙、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担心孩子未来没保障的焦虑,让多数人主动服从应试教育的规则。
更隐蔽的是,少数教育机构还会通过制造焦虑来强化规则。
他们宣传“别人家的孩子都在补课”
“不补课就跟不上”
,让家长陷入不补不行的恐慌;推出高端课程、名师一对一,用价格贵就是效果好的逻辑,让家长在焦虑中盲目花钱。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多数人的焦虑,成了少数人维持规则的动力,而少数人正是利用这种普遍的育儿焦虑,把教育规则变成了筛选精英的工具,却忘了教育本来是培养全面展的人。
看着是少数服从多数的社会规则,其实很多时候是少数人在主导,而这一切的核心,都是因为少数人看透了人性。
少数人不用有绝对的权力,只要抓住多数人想多拿利益、怕焦虑、依赖信息、追潮流这些人性特点,就能把规则的主导权牢牢抓在手里。
多数人的服从,不是因为被暴力压迫,而是因为自己的人性需求和弱点。
是想多拿利益让他们妥协,是怕焦虑让他们跟着别人走,是不了解信息让他们被动接受。
但这并不意味着多数人永远只能跟着规则走:当多数人开始清醒,学会理性思考、主动找信息、不被焦虑绑住,不再盲目追短期利益、不轻易被潮流带偏,就能重新拿回制定规则的话语权。
说到底,少数人能主导规则,靠的是多数人的人性弱点;而多数人要是能克服这些弱点,用理性和清醒对抗操控,少数主导的情况就会被打破,规则才能真正朝着符合多数人利益、尊重人性本质的方向走。
这也正是人性的复杂之处:它既能被少数人用来操控规则,也能成为多数人改变规则的力量。
人间规则的博弈,说到底就是一场关于人性的博弈。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