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很丰盛,所有人都吃了一顿饱饭,酒店大厨张新平看到锅碗瓢盆原本想重操旧业,炒一次油盐酱醋齐备的大锅菜,但实在是赶时间没能得偿所愿,即便如此大厨煮的面条就着罐头也让大家干劲儿满满。
易风给岛上挣了一座宝藏,用蓝奶奶的说法,岛上除了人啥都缺,别墅除了人啥都有。
所以搬完了生活物资,大家继续大扫荡。
汗水浸透了衣衫,但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近乎神圣的光彩。
他们传递搬运的不是箱子,而是活下去的希望。
半大孩子兴奋的跑来跑去,递送搬运着小件物品,空气中弥漫着一种节日般的亢奋。
睡袋、毯子、大量厕所用纸、肥皂、洗水、消毒液、漂白剂
基础急救包、血压计、听诊器、体温计、手术器械套装、大量一次性手套、口罩。
药品包括抗生素、止痛药、麻醉药、肠胃药、抗过敏药、抗焦虑药、安眠药、外伤用药(碘伏、纱布、绷带、缝合线、烫伤膏)
手动和电动工具套装,充电式手电筒、头灯、荧光棒,一台短波收音机,电池、针线包、绳索、胶带、塑料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四卷:为了谁第156章老乌、乌老的转变(第22页)
再后来就开始搬电暖器、除湿机、空气过滤用的hepa滤网+活性炭过滤,高纯度工业酒精、少量固体酒精块和丙烷气罐。
等到夕阳西下,衣服干了又湿的男女老幼仍然热情满满,有几个已经跟着电工老边去别墅顶上拆太阳能光伏板,有几个则配合着搬运蓄电池,蓝老头和几个成年人忙着找容器从储油罐里转运柴油。
柴油电机块头太大,暂时就不考虑了,但监控系统,电脑、显示屏、摄像头能拆的全都拆走,说不定哪天就用上了呢!
山体隐蔽处的光伏板不好拆,连同大型蓄电池组都留了下来;地下储油罐的柴油因为容器不够,也留了下来。
当夜幕再次降临,拖网渔船已被物资填得满满当当,吃水线深深下沉,墓岛来的搬运工们大部分挤在渔船剩余的船舱里每人一瓶矿泉水在一片黑暗中干啃泡面。
临近午夜,两弯月亮一起在乌云中时隐时现,易风的白色游艇再次出,尚小南和几个孩子围在易风旁边,静静听着风吹浪打的声响,而收到信号的拖网渔船缀在游艇后方不远处若近若离的悄悄跟随。
回航的路上,没有人说话,老渔民蓝光稳稳地把着舵。
有了上次的经验,两艘船很快停靠在了墓岛码头。
而整个白天,岛上留守的老人孩子们一起把码头略微清理修整了一下,所以此刻泊靠的比较顺畅。
墓岛的夜色里,萤火虫一样的光点彻夜闪烁,酒店留只剩下乌兰盯着两个孩子睡觉,其他人全都投入到紧张的卸船和搬运工作中去。
即便如此,拖网渔船也没来得及在天亮前离开墓岛返回三角洲,只能跟易风的游艇一起开到了金莲自治区距离较近的一处码头里,冒充沦陷区的遗弃船。
当易风和蓝光、喻翠萍、尚小南一起搭乘接应的小木船返回墓岛时,易风在金莲废弃码头里其他几艘遗弃船里也确实感应到了行尸的踪迹。
absp;当然是墓岛人自己定的休息日。
一天两夜连轴转的干,岛上的老弱妇孺有点吃不消,但又都咬着牙拼命干,累并快乐着。
所以10月8日这天,大家都信誓旦旦要好好休息。
易风直接早餐也没吃,一直睡到中午,作为壮劳力,他才是最累的。
“阿风,起床吃午饭了。”
一只软软凉凉的手轻拍易风的胳膊。
“嗯…倩姐,怎么是你。”
易风噌一下坐起身来,不是乌兰,竟然是赵倩。
“我上来拿衣架,顺便叫你吃饭。”
赵倩难得穿了一回连衣裙,不知道何时从别墅淘回来的,十几岁女孩穿的裙子,穿在20岁的成熟躯体上,愈凹凸有致,何况赵倩能干前台接待本身就相貌靓丽。
“谢谢,我马上来。”
易风有些尴尬,上衣不见了。
“穿这个,你的那套衣服我已经帮你洗了。”
赵倩随手递过来一套休闲t恤和沙滩裤,然后转过身去,弯腰端起地上放着湿衣服的塑料盆。
赵倩纤细的腰身弯下去,身后臀部的连衣裙就显得短了,易风连忙侧身掀毯子套上沙滩裤,然后穿上t恤。
赵倩转身笑了笑,双手端着脸盆、拿了房间里几个衣架就下了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