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面受损,四方诸夷也都会不安起来。”
高力士躬身低头,不再开口。
因为他知道,话到这里,已经触及到了一些很敏感的地方。
李隆基侧身说道:“让职方司的人加紧对吐蕃的渗透,忠嗣,还有韦家那小子,都说吐蕃内部出了问题,那么就一定要将这个问题弄清楚……若是赤德祖赞突然病死,就好了。”
“大家疑心吐蕃人又在做秘不发丧那一套?”高力士有些明白了过来。
吐蕃人向来喜欢用秘不发丧的手段。
贞观年间,松赞干布之子贡日贡赞早亡,大唐获得的消息就慢了一步,后来松赞干布病死,也有人怀疑他可能早死了一年,而死讯传到大唐被故意慢了一年。
最能印证的,是芒松芒赞之死。
芒松芒赞的死,吐蕃人瞒了整整三年。
若是赤德祖赞突然病逝,吐蕃人又玩秘不发丧那一套,同时用大军攻唐来引开注意,这一切就能说得通了。
当年芒松芒赞病死,论钦陵就是这么做的。
“老奴会派人查的,实在不行,就将韦坚之子,调入职方司。”高力士眼神已经冷冽起来。
“嗯!”李隆基淡淡的点头,大局之前,个人的意志一点也不重要。
“对了。”高力士突然抬头,从袖子里面取出一封奏本,递上道:“韦坚之子韦谅,在昨日,陪同其母,一起去右相府中拜年,同时商议姜庆初之事。”
李隆基顺手接过奏本,同时说道:“姜庆初,当年他被流放出去了吧?”
“是!”高力士点头,说道:“陛下大赦天下,姜庆初也在被赦之列,所以姜氏和右相商议其回京安顿之事。”
“嗯!”李隆基点点头,看向手里的奏本,皱眉道:“安庆宗也去了?”
“是!”高力士躬身,认真说道:“右相也不知道安庆宗会去,不过猜度其有联姻之意,毕竟右相六女已经十四了。”
“呵!”李隆基轻笑一声,摇头道:“九郎向来爱女如命,如何会让女儿远嫁,而且门第家世,安家都差太远,更别说他们还是边将……安胡儿有些急智啊!”
“啊!”高力士有些茫然的抬头。
李隆基摇摇头,说道:“安胡儿何尝不知道,他儿子娶不了右相的女儿,不过是借机表达亲近之意罢了……有的时候打骂也是一种亲近手段。”
“哦!”高力士有些明白了过来,说道:“安禄山在说,他任凭右相掌握,他在表忠心。”
“嗯。”李隆基点头,说道:“不仅是向九郎,也是在向朕,这个家伙,也有几分机心。”
李隆基摆摆手,不再关注安庆宗,目光看向李林甫奏本当中更多的内容。
实际上李林甫奏本当中的内容也不多,韦谅在李林甫府上的多数话都没有写进去,只是侧重的写了李林甫对韦谅的考问。
“君者,天命之所系,礼法之所寄,天威凛然而不可犯。”李隆基轻声念出这一句话,眯起了眼睛。
《左传》·郑伯克段于鄢,这里面有着极高明的权谋手段,但是世人多数注意其中的兄弟母子伦理之事,却几乎都忽略了这里面的君臣之道。
一旦为君,便是母子礼法都难以被约束,更别说是儿子了。
“不错。”李隆基在奏本最后“工部侍郎”四个字上扫过,然后将奏本递了回去,问道:“还有吗?”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