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朕要他成为大唐一把锋利的长剑(求推荐票月票支持)(2 / 3)

已经传了下去,兵部职方司郎中李暐很快觐见。”

    李隆基平静的点点头,说道:“韦家那小子,若是说即刻转任兵部职方司员外郎,其实也是合格的。”

    高力士一愣,低声道:“可是大家,他的年龄太小了,如此重任,交托于他,万一有个纰漏,对他而言,对大家而言,乃至于对大唐而言,也都不是好事。”

    “朕明白。”李隆基轻轻点头,道:“所以朕才只加了他一级散官。”

    尚书六部,吏部,户部,兵部是头等之重,其中又以吏部吏部司,户部户部司和兵部兵部司最为重要,而除这三司以外,还有三司,实际上重要性丝毫不逊色前三者。

    甚至在特殊时候,犹有重之。

    这三者,分别是吏部考功司,户部度支司,以及兵部职方司。

    这些都是要害所在,真要出了问题,整个天下都会乱。

    韦谅太年幼了,即便是他出身京兆韦氏,但只要将来有任何行差踏错,立刻就会被无数的恶意扑上来撕碎他。

    官场就是这么现实。

    李隆基微微抬头,满意的说道:“朕很喜欢他的敏锐,朝中上下这么多的官员,只有忠嗣察觉到了不对,但却也说不清原因来。”

    高力士眉头一挑,皇帝的意思是说,韦谅在这方面的能力,还在王忠嗣之上。

    那岂不是将来必然一方节度使的重臣。

    “恭喜大家,得了这么一个上佳的孙女婿。”高力士上前半步,拱手贺喜。

    李隆基一愣,随即恍然了过来,笑着点头道:“是的,朕都差点忘了,太子那边要将女儿嫁给韦家子,不错,不错。”

    “恭喜大家!”高力士再度拱手贺喜。

    李隆基摆摆手,神色平静下来,开口道:“其实朕希望在将来,他能够成为,大唐杀向吐蕃,甚至是杀向西域的一把利剑。”

    韦谅对于大势的敏锐,尤其是从寒潮联系到吐蕃国内的粮荒,还有整个吐蕃大军调动的猜测,严丝合缝,环环相扣。

    便是见惯了天下事的李隆基,一时间都感到惊艳。

    甚至于,他从韦谅的身上,看到了一些只有李靖,李勣,苏定方,裴行俭,他们这些太宗朝和高宗朝名将身上所拥有的特质。

    “甚至在将来他能够成为稳定西域的柱石,也算是朕留给太子的一把重器。”李隆基微微抬头。

    “陛下圣明。”高力士笑着躬身,说道:“不过这人嘛,还是需要圣人多调教个十几二十年,成才再说。”

    李隆基忍不住的笑了起来,神色放松的看向高力士道:“还是将军会说话。”

    “陛下万寿无疆,江山万年。”高力士认真的拱手。

    “好了,免礼吧!”李隆基笑笑,眼底闪过一丝得意,随即他平静下来,说道:“告诉薛畅一声,让他将韦家子带在身边为亲卫,有些东西,好好的教一教,看看能不能教出什么来。”

    “是!”高力士肃然拱手。

    薛仁贵,薛讷,薛楚玉,都是大唐的一代重将,韦谅若是想要走到李隆基期待的那一步,他还差的很远。

    就在这个时候,一名青衣内侍出现在殿门前,对着丹陛之上拱手道:“启奏陛下,兵部职方司郎中李暐求见。”

    李隆基神色在一瞬间平静下来,转身抬手道:“宣!”

    “喏!”青衣内侍转身,对着大殿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