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帝心如渊(求月票)(2 / 3)

sp;   明明已经是自己床榻上的娇艳美人,但身为皇帝,却不能够名正言顺的纳为己有。

    那种感觉,足够滋生出空前的杀心。

    所以当机会到来的时候,李隆基一个念头闪过,便再也遏止不住了。

    人就是如此。

    尤其是拥有了杨玉环的李隆基,在面对和杨玉环有关的事情的时候,更是如此。

    至于李林甫,以韦谅对李林甫的了解。

    李林甫对与李琩的生死其实并不在意。

    他在意的是自己的根基。

    名声仅仅是一方面,同时还有根基。

    李林甫这些年虽然有了不少亲信力量,但实际上他手下还有相当多的人,是武惠妃时期和他联手结盟的。

    当年武惠妃只差一步就成为皇后,李琩也只差一步成为太子,但因为张九龄,杜暹,李元纮等人的先后反对,最后功败垂成。

    在这个过程当中,有相当多的官员投靠到了武惠妃门下,尤其是李林甫和杨洄。

    在武惠妃死后,尤其是杨玉环入宫后,李琩这个武惠妃的儿子,和杨洄这个武惠妃的女婿,同时遭到冷落,所以这个派系几乎所有人都投靠到了李林甫麾下。

    如果现在因为李林甫的原因,而导致李琩因为一个明显是栽赃的罪名被杀,那些人或许不会去怪皇帝,但一定会对李林甫离心离德。

    种种考量之下,李林甫不得不暂时保下李琩。

    当然,仅仅是暂时。

    等他做好充足准备,能将事情做的和他没有一点关系,那么寿王李琩,死便死吧。

    ……

    韦谅手按在千牛刀上,看着眼前的大殿,他无声的吐出一口浊气,眼神深沉。

    在刚才的对话当中,他隐约感受到了李隆基对李林甫有一丝试探和猜忌。

    一个刺杀案,一个轻松的诬陷,将所有一切都炸出来了。

    高力士的回答也说明了这个问题。

    他也看清楚了皇帝的想法。

    如今不过才天宝元年,李隆基表面上还是个贤君。

    他这个人,从来不是什么长情之人。

    从姚崇宋璟,到张说张九龄,李隆基用宰相从不长久,每个人不过四五年任期。

    而如今,李林甫做宰相六年了。

    权倾朝野的六年。

    韦谅稍微瞥了丹陛一眼。

    他知道,以皇帝多疑的秉性,恐怕他心里已有了要动一动李林甫的心思,今日这一番话,就是一种试探。

    尤其李林甫和皇室争斗靠的太紧。

    李琩还在那里呢。

    如果不是这些年,李林甫和太子府的关系从来没有真正的走近过,不然的话,李隆基早就对他下手了。

    但如今,也到了他动心思的时候了。

    韦谅的脑海中不由得浮现出了前世史书上天宝年间发生的事情。

    从韦坚,李适之,皇甫惟明,王忠嗣,到杨慎矜,王鉷,都是从某种程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