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朕要他成为大唐一把锋利的长剑((1 / 3)

    第二十章朕要他成为大唐一把锋利的长剑(求推荐票月票支持)(第1/2页)

    南熏殿中,一时沉寂。

    韦谅站在殿中,轻轻低头,眼神闪烁间,原本激昂的神色,也逐渐的变得忐忑不安小心起来。

    许久之后,李隆基终于抬头。

    他神色淡淡的看着韦谅道:“朕当政多年,像你这样目光敏锐的小儿,一生也只见过三五人而已。”

    韦谅认真拱手道:“陛下过奖,臣之一切,都有赖卫中教习,他们不少都是从军前调回来的,臣受教良多,感激备至。”

    千牛卫中,备身,备身左右,千牛备身,多数都是从十三、四岁就进入千牛卫当值,掌执御刀,宿卫侍从。

    一些少年,如何指望他们在每日当值的情况下,还能够成为精通刀弓的护卫好手,甚至成为将来的大唐柱石。

    所以,在各家自家进行教育之外,千牛卫中,也有不少来自军前,精于厮杀的校尉,充做千牛卫教习。

    教导他们学习刀弓宿卫的同时,也教授一些征战之道。

    这些都是朝中制度。

    而这一切最后都将归功到李隆基的身上。

    以李隆基的聪明,转眼就明白了这一切,他忍不住的笑了起来。

    相比于那种直白无比的拍马屁,韦谅这种文人式,让人会心一笑的拍马屁,让李隆基更加开怀。

    尤其想起正月初二李林甫提上来的奏本,韦谅在言谈之间,多见对皇帝的忠诚,内外如一,不外如是。

    李隆基收敛笑容,低头看向韦谅道:“今日之事,卿所言于国有利,朕不当不赏,但你年纪太幼,也不当重赏,所以,加授左千牛卫千牛备身、朝请郎韦谅,为朝议郎,散官加一级,余功记下。”

    韦谅猛然一惊,他原本是正七品上的文散官朝请郎,现在加一等,为正六品上文散官朝议郎,而这在皇帝眼里依旧不足赏功,还有余功记下。

    “臣韦谅,叩谢陛下大恩。”韦谅直接单膝跪倒,然后沉沉俯首,声音哽咽。

    “嗯!”李隆基淡淡的点头,说道:“今日便到此吧,今日之事你心中记住便可,不要出去多说什么!”

    “臣领旨。”韦谅拱手,然后说道:“臣告退。”

    李隆基微微摆摆手。

    韦谅这才起身,然后再度沉沉躬身,这才退出殿中。

    ……

    看着韦谅的背影,李隆基神色逐渐严肃起来,然后侧身道:“传旨,即刻召左相右相,兵部侍郎,兵部职方司郎中,信安郡王,还有忠嗣觐见,朕要知道,大唐有没有彻底灭掉吐蕃的机会?”

    “喏!”高力士立刻躬身,然后快步走下丹陛,离开大殿去传旨,然而他不过是刚走到殿门口,身后就传来李隆基的声音:“回来。”

    高力士有些诧异的停步,然后转身,重新回到殿中,最后对着李隆基拱手道:“大家!”

    李隆基抬起头,摆摆手道:“让兵部职方司郎中一个人来就好,另外,不要让他知道朕见他要说什么!”

    “喏!”高力士没有问为什么,直接转身离开。

    李隆基坐在御榻上,微微眯起了眼睛,脑海中不停的回想韦谅只是今天说的那些话。

    在韦谅的那些话里,甚至有些东西,是韦谅都没有注意到的,但李隆基却察觉了很多东西。

    不知道过了多久,高力士的声音在李隆基身侧响起:“大家,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