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太子府的算计(2/3,求追读求(1 / 3)

    第九十章太子府的算计(2/3,求追读求月票)(第1/2页)

    车帘放下,外界的声音被隔绝。

    韦谅恭敬的对着贺知章拱手道:“见过贺监。”

    贺知章坐在内侧软凳上,温和的看向韦谅:“那日牛相离京,那首词是你做的。”

    “是!”韦谅叹息一声,轻轻拱手。

    贺知章感慨一声:“朱衣染边月,铁骨铸寒,白首对青衿;前尘如梦,雁影没秋云,尘土尽时,没霜砧。”

    韦谅微微低头,神色哀伤。

    如今在大唐,诗是主流,词虽然在兴起,但多和曲调齐和,李白的《菩萨蛮》《忆秦娥》都是这种类型。

    常于宴会之上,能听到某个诗人作词,然后迅速谱曲,随即被吟唱出来。

    和乐府诗有些类似。

    葬礼出殡的时候,作词谱曲,送葬吟唱,也是一种风格。

    虽然不大被上流重视,但传扬度,却因为朗朗上口,更加容易被市井百姓记住。

    这也是韦谅的那首词虽然细究有些讥讽,但实际上却没人在意的原因。

    它是词。

    “牛相一生荣辱,最后被你一首词盖棺定论,也是难得。”贺知章抬眼看向韦谅,轻声道:“牛相虽然病逝的突然,但是多年宰相,门生故吏还是有不少的,就那么一首词,不知道多少人要记你的好。”

    “那是下官该做之事。”韦谅低身,道:“贺监应该知道,牛相留了遗表,而遗表中就有对下官的推荐,这奉御郎……”

    贺知章摆摆手,说道:“你知道现在兵部是什么情况吗?”

    韦谅一愣,眼睛轻轻一跳,随即说道:“陛下没有任命新的兵部尚书,李侍郎从辽东回来,还需要半个多月,在此之前,会由达奚郎中主持兵部之事。”

    李彭年原本是在范阳,查查兵籍之事。

    范阳节度使麾下究竟有多少兵,兵部是需要掌握准确数字的。

    不管是范阳内部有人吃空饷,还是有人囤积大量士兵准备造反,兵部都是要弄清楚的,这是他们的职责,也是他们的权力。

    不过因为石堡城的事情,李彭年不得不放下范阳的事情,亲自去辽东。

    牛仙客病逝的时候,李彭年还没有回河北,这下需要的时间就更长了。

    “陛下今年之内,都不会任命新的兵部尚书。”贺知章轻飘飘的一句话,让韦谅顿感震惊,贺知章继续道:“也就是说,即便是李彭年从辽东回来,也是他以兵部侍郎,领兵部尚书事。”

    “那陛下会任命新的兵部侍郎吗?”韦谅忍不住的追问。

    “不知道,暂时应该不会,但以后不好说。”贺知章看着韦谅,问:“你怎么想?”

    韦谅脸色不由得有些难看。

    李隆基玩这么一手,他不仅是在削侍中应该有的权力,同样也是在削兵部的权力。

    是的,没有了兵部尚书,兵部这些人在朝堂上的话语权将会被极大的削弱。

    韦谅神色安定下来,开口道:“兵部管天下兵事,很多事情没有了尚书做主,很难及时通行,尤其是对四方节度使的制约,将会更加无从谈起,天下将有大患,更别说,西北还在筹划对突厥的灭国之战。”

    贺知章点点头,平静的说道:“你说的对,但是,这也不是没有办法解决。”

    韦谅眼神一缩,惊讶的看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