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真正的兵部,远不是韦谅现在看(3 / 5)

一起去石楼台山。

    ……

    李彭年跟着达奚珣进入一辆马车之内。

    小巧的暖炉在轻轻燃烧。

    微光照亮了马车之内。

    马车轻轻前行,李彭年终于松了口气,说道:“可算是回来了。”

    “清仁兄回来就好,兵部现在是真的缺一个主心骨。”达奚珣松了口气,然后不由得笑笑。

    “谁能想到,不过是去了一趟辽东,牛相就没了。”李彭年感慨一声,然后抬头问:“所以左相现在不过问兵部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九十四章真正的兵部,远不是韦谅现在看到的这个样子(1/3,求月票)(第2/2页)

    现在左相,是侍中李适之。

    不管他兼不兼任兵部尚书,他都是左相。

    “除了门下省正常的往来,其他的基本不问。”达奚珣摇头,然后说道:“毕竟左相不是兵部尚书,最关键的,是愚弟怀疑,圣人从来没有找左相问过兵部的事情。”

    “看来,圣人心中对这个兵部尚书人选,是另有想法啊!”李彭年开口,问道:“如今西北的军情是怎么处置的?”

    “西北所有的军情,全部都送到了清源县伯手里,由清源县伯主持,然后清源县伯直接奏禀圣人,圣人通过中书舍人送到兵部。”稍微停顿,说道:“李郎中也会送一份到兵部,不过没有清源县伯的快。”

    “那岂不是说,清源县伯就是半个兵部尚书了?”李彭年轻声一语。

    “像是没错,不过圣人说过,等左相理顺了门下省,会让他兼任兵部的。”达奚珣知道李彭年怎么想,他轻轻摇头。

    “嗯!”李彭年不置可否,然后又问:“萧尚书也没有兼任御史大夫?”

    “没!”达奚珣点头,说道:“现在的御史台以御史中丞杨慎矜领御史大夫事。”

    “有意思!”李彭年轻笑一声,说道:“陛下这是在削弱各方的权力,又给各方一个甜头吃,但实际上的权力,全部都归属到了陛下一个人的身上,而将来,要么不动,要么都动。”

    达奚珣眉头一挑,说道:“也就是说,将来一旦左相兼任兵部尚书,那么萧尚书会兼任御史大夫。”

    “不一定,也能是杨中丞更进一步,成为御史大夫兼任刑部尚书。”李彭年轻轻摇头,说道:“也可能是其他人。”

    “那么兵部侍郎呢,这期间,陛下会任新的兵部侍郎吗?”达奚珣最担心的就是这个,一旦皇帝任了新的兵部侍郎,那么短时间内,他达奚珣就没机会了。

    “看情况,如果兵部一切运转顺利,那自然就不需要什么新的兵部侍郎,如果兵部出了问题,陛下立刻就会任命新的兵部侍郎。”李彭年看着达奚珣,道:“所以,里外诸事,贤弟要谨慎了。”

    “是!”达奚珣认真点头,但眼底却是彻底放松下来,这是他很长时间以来,第一次吃的定心丸。

    “西北的战事情况如何了?”李彭年问向正事。

    “自从都摩都归附大唐以来,西突厥已经有大小部落三万人归顺大唐。”达奚珣抬头,说道:“安西已经从中抽调一部分精骑,加入左骁卫,而在朔方,拔悉蜜,回纥和葛逻禄三部已经开始南移,就等冬日的第一场雪,就杀入突厥,灭国。”

    灭国突厥。

    四方的布置已经完成,就差天时了。

    “军中大战有清源县伯主持,兵部负责调用粮草和军械。”李彭年轻叹一声,皇帝之所以敢不任兵部尚书,就是因为在这一段时间之内,兵部尚书的存在感很低。

    “是!”达奚珣无奈的点头。

   &n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