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院、检查省了不少钱,治疗起来,却像掉进了无底洞。
病房里,母亲在镇痛药作用下昏睡着。李耀辉坐在床边,翻着厚厚一叠缴费单。
“骨折固定手术费、术后抗感染治疗、每日抗生素,每日营养支持药物、白蛋白注射液、维生素复合制剂。。。。。”这些数字在他眼前跳动,像一群饥饿的蝗虫,正啃食着他那点可怜的积蓄。
手术费、术后治疗按两周算约5600,加上已经支付的3800...他的8000元存款连第一阶段治疗都撑不完。而母亲的慢性肾病和营养不良还需要长期调理。
今天早上,护士长拦住了他:\"李医生,财务处说你母亲的预存款不够了,今天要是交不上,有些药物...\"
\"我知道。\"李耀辉打断她,白大褂口袋里的存折像块烧红的炭。
\"其实可以用便宜点的替代药。\"药剂科的老王悄悄说,\"国产抗生素效果差不多,一支才28元。\"
李耀辉摇摇头。作为医生,他清楚这些药物的差异。但作为儿子,他更清楚存折上仅剩的1200元连一周的进口药都支撑不了。
周菊英醒了,艰难地指指床头的水杯。李耀辉连忙把一沓子收费单折起来塞进兜里,扶起她,喂她水喝。
老人喝完水,清醒了一会儿,她看到了儿子往兜里塞纸的动作,咳嗽了几声,有气无力的说:“耀辉,我住几天了?我怎么觉得,越治越厉害了?刚来的那两天,我还有劲呢。这几天,吃了用了这么多药,怎么还虚弱起来了?。。。耀辉,要不,把我送回去吧!老这么待着,什么时候是个头?”
“怎么会越治越厉害呢?那是药在打病毒,正打的厉害,你才觉得虚弱,等打完了,你就强壮了,妈,别胡思乱想,好好治疗,越是难受,越是打的最吃劲的时候,就说明快好了。。。。”
“耀辉,上这么多药,得花多少钱?我这个老命,值得这么伺候?你把我的存折拿去,那上面有我攒的钱,你不够,就花存折。。。唉,那存折,是给你娶媳妇的钱,怎么能花我身上呢?想起来就觉得冤枉死了。。。”
“瞎说!自己挣得钱,花在自己身上才不冤枉!哪来得媳妇?你怎么能把自己挣得钱,存在一个不存在的人身上!”
老人叹了口气,又歪过头闭上了眼睛。
李耀辉的心里万般的沉重。
不止是医药费。还有工作上错失的机会。
星期二的晨会上,朱主任宣布一个消息:\"北京阜外医院给了我们医院三个进修名额,咱们科分了一个,为期半年,学习胸腔镜微创技术。这是未来胸外科的发展方向。\"
会议室里顿时响起低声议论,几个年轻医生眼睛闪闪发亮。
\"进修期间,\"朱主任继续道,\"医院会保留基本工资,但北京的生活费和住宿需要自理。阜外医院不提供宿舍,预计每月额外支出至少1500元。大家考虑一下自己的实际情况,今天下午下班前提交申请,医院还要审批一下。\"
“还要审批呀?我想报名。。。张浩?你去不去?让给我呗。。。”
“让给你,我下次再去。唉,我刚结婚,我媳妇指定不让我走。”
“哎呀。。。有这么腻歪的嘛?你告诉她,进修完回来,你工资有质的飞跃。”
“史哥!快说说,怎么质的飞跃??”几个年轻人叽叽喳喳的围上去问。
“这还用说吗?北京阜外医院可是全国顶尖的心胸外科专科医院,胸腔镜微创技术可是临床推广期,进修后,你就能成为咱们院微创手术的技术标杆,拿到进修证书意味着你能开展更高难度手术,”史哥压低声音,“你算算你的手术提成。。。一台至少能拿这个数。”他伸开五指举了举巴掌。
大家的眼睛更亮了,有两三个人开始回到自己的桌子前打申请报告。
李耀辉的胃沉了下去。一月1500元,对他而言,现在只能意味着是母亲一周的住院治疗费。
残酷的现实悖论出现了:
母亲病情需要他随时在场(签字、筹钱、处理并发症),进修意味着半年失控。
错过这次进修,做为科室里现阶段基础技术最扎实的年轻医生,将永远失去技术领先优势。
恶性循环:不进修→技术落后→只能处理基础病例→收入停滞→更难负担母亲治疗费。
这件事还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