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1 / 2)

曾翠兰内心其实已经决定了,只要能行,就把家悦送去,现在家底都掏给了给家乐,这家悦马上年纪眼看着也到了,这不还他建个屋,两兄弟总不能分个彼此吧,可钱呢?她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不可能每次都来找香香吧,她的脸皮还没有那么厚。

心里有了想法,她就坐不住了,站起来道“香香,钱我拿走了,只要有钱就马上给你送来。”

“嗯,不着急,你记得让家乐过来找我,还有家悦的事你跟大舅,外婆好好商量。”苏馥香认真的叮嘱道。

看着消失在雨中的曾翠兰想着前世家乐他们的事,家乐勤快,后来跟人学了砌墙,刚好碰上县城搞建设,赚了不少钱,不过他差不多是九零年才开始,现在她准备让他早点入行,并建议他多看些这方面的书,到时承包工地就有了优势。

家乐来得很快,第二天就来找苏馥香了,可能知道曾翠兰跟她借钱了,脸色有些不自然。

“香香,你有事找我?”

“坐,家乐,你对以后做什么心里怎么想?”

“家里就那点地要养那么多人,还要交一半的中购粮。”家乐听她问这个,就开口抱怨道“香香,你脑子灵活,帮我想条出路,这样呆在家真不是事。”

“你觉得去学砌墙怎么样?”苏馥香问道,前世他选这条路的时候都三十岁了,不知道他现在愿不愿干,毕竟这活辛苦又脏。

“你是说去帮人建房子?”家乐一愣,他根本没有想过这事“可一年到头也没有几家建屋的,也赚不了多少钱呀。”

“现在没有不代表以后没有。”苏馥香见他没有拒绝“再说,你也不能想着一直都砌墙,你平时多看些之方面的书,到时可以自己包那工地来做,这样你赚得就多了。”

“这事成吗?”家乐有些怀疑的道。

“成不成就要看你自己,反正你想想这两年是不是比队里出工的时候要好多了,有些头脑灵活的,赚的钱是不是多了?不拿别的说,就是村里的那小店,想来也赚了些钱。”

“中,我就听你的。”家乐现在脑中只想着赚钱,辛苦不辛苦根本不考虑,都是干活长大的,什么累不能受。

“嗯,趁着这次你家建房子,找个师傅,书我帮你来想办法。”苏馥香建议道。

家乐一扫平时的愁容,开心的回去了,苏馥香想着家乐找到了事,能够赚点钱,让家里有点收入,宋邓氏也就不用那么大的年纪还一个劲的操着家里的心了。

等宋淑英再次出来,苏馥香就听她说,家乐真的找到师傅了,家悦也在报名去参军了,倒是家业,一时还没有找到事。

苏馥香记得家业虽然对读书没兴趣,但是记心地不错,做事也细心,记忆很强,什么东西差不多说得上是一遍就记住了,便跟宋淑英道“要不送他去学个医,做什么都不如有一技在手。”

“说得有理,我明天就去你外婆说说。”宋淑英拍着大腿道。

后来送家悦去当兵的时候,苏馥香看到了家业,宋邓氏为他找了个老中医,跟着在学徒,对这行还挺有兴趣的,那老中医一个劲的赞他有悟性。

见宋邓氏终于不再为家里的孙子发愁,苏馥香总算是心安了。

又是一年,这一年里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人民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很多人开始不再满足在家里种地,走出了家门,去外面赚钱了。

王珂已经大三了,眼看着再过一年就能毕业了,苏馥香的存款也越来越多,她把乡里的店铺买了下来,翻新了一遍,这是乡里头一座红砖小楼,是按苏馥香自己画的图纸做的,采光好,又方便,是家乐出师后接的第一单,见过她房子的很多都问是谁哪个师傅建的,苏馥香自然不留余地的推荐家乐,让他的生意慢慢的好了起来。

苏馥香在乡里起了一座屋,这让村里很多人都羡慕,高粱村的人到乡里来,都会来她这落落角,并给她带来王字其的近况,王慧现在基本不说家里的事。

王字其自上次晕倒后,身体没有了以前硬朗,时不时的感冒发烧咳嗽,药不离锅,好在苏馥香隔那么久就让王慧拿些钱回去,不至于借钱治病。

他与王家兄弟关系更加好了,不时的请他们来家里吃饭喝酒,苏馥香能想象能到那样的情景,不过这些都与她没多关系,只要他高兴就好。

随着时光的推移,王字其并没有对苏馥香的看法有所改变,甚至在王珂上次回家的时候还逼着他跟她离婚,王珂气得没在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