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羡拎着一个小篮子,拿着钱氏留下的地址去刘闻的府宅去了。
苏羡走了挺长时间,景夫人才觉出了一丝的不对劲。
从景淮走了之后,儿媳妇说的都是公公和小叔回来如何如何,却从来都没有提到过她的夫君景衍!
景夫人露出大惊失色的表情。
这媳妇一看就是还在记恨景衍嫌弃她的事情啊!这可如何是好?
苏羡倒是没有刻意地这么说,只是潜意识就把那个不情不愿和苏玉玲成亲的景衍给剔除出去了。
她完全就是现代人的思维,没有什么委曲求全的概念,你看不上我那就一拍两散好了,谁离了谁不是过啊是不是。
苏羡完全用不着钱氏留下来的地址,就刘闻的这破宅子,她偷摸的都不知道来了多少趟了。
钱氏早就吩咐门房等在门口,看着一个娇娇软软的小姑娘拎着篮子过来,就知道一定是他们主子说的那个漂亮到没有办法形容的小厨娘,因此还不等苏羡走到门口,就满脸笑容地迎了过来。
“是不是苏记面馆的那位小厨娘啊?”
“我是。”
“快请进来吧,这里就是刘府,我们主母已经等待多时了!”
苏羡点点头,跟着门房走进了刘府。
不愧是镇化城的土皇帝,刘闻这宅子修的实在是不错,假山流水的一样都不少。
钱氏听着门房通报说苏厨娘过来了,急忙迎了出来。
“你们店里面不忙了?”
苏羡笑了笑:“不忙了刘夫人,我怕你着急,店里面都没有收拾就过来了。”
“那实在是太感谢了,我带你去厨房?”
“好啊,劳烦刘夫人了。”
钱氏把苏羡领进了灶间,案台上面的木盆里还养着一条活的草鱼。
“你看看这条鱼行不行?我也不懂这里面的事儿,就让他们捡大的捡好看的买。”
“就这个就行,那我就开始了。”
“好好,缺什么就找杜婆子要,她是我们家的厨娘,让她在这里给你打下手就行。”
钱氏有心让杜婆子学一学,离开厨房之前对着她好一通的使眼色。
苏羡哪能不知道她的心思,不过她也不怕别人学,每个人做出来的饭菜口味都不相同,再说她还有黍黎这种别人没有的调味料,就算做出来的东西长得一模一样,那口感也是差了一大截。
不过有这么一个帮手也是挺好的,苏羡让杜婆子杀鱼剔骨,取后脊的两条肉剁成鱼糜,而她则是开始和面,准备擀面条。
看着杜婆子已经把鱼糜剁好,苏羡利用醒面的功夫,在鱼糜里面加上鸡蛋、葱姜末、盐、糖,又从篮子里面拿出来玉米淀粉和料酒。
这是她空间厨房里面的,早就准备出来了。
将配料都放进鱼糜里面混合好,沐雅将那一团鱼糜抓起来摔在盆底,这样反复了三十几次才停手。
杜婆子一脸好奇地问她:“哎呦小丫头,你这摔摔打打的是干啥啊?”
“这样摔出来的鱼糜做出来的鱼丸更加的有劲道,煮出来之后扔在桌面上都能够弹起来呢。”
“这么厉害啊,我今天可是开了眼了。”
苏羡看着鱼糜已经成了胶状,就让杜婆子起锅烧水,用手挤成一个个光滑的鱼丸在水里面煮熟,她则是开始擀面条。
三鲜鱼丸面用的面条最好是细的龙须面。
苏羡将面揉好之后就开始一遍又一遍地拉抻,一直到面条拉抻成为细细的龙须状。
这可是一个体力活,好在就是给老太太做一碗,需要的面条不是很多,要不苏羡还真得下些力气。
面抻好了之后,杜婆子那里的鱼丸也已经煮好了。
苏羡打开自己的小篮子,把泡发好的木耳、干菌子、紫菜团、扇贝柱和干虾仁拿了出来,又拿出来一个罐子,里面是她用鸡架和棒骨熬制成的高汤。
面煮好之后,被她铺在了碗底,鱼丸、扇贝柱、泡发并且煮好了的木耳菌丝紫菜和虾仁铺在面上,烧好了的高汤往上一浇,最后在上面撒上一点香葱碎,这一碗三鲜鱼丸面就做好了。
杜婆子闻着这股子香味,感觉自己的口水都要流出来了。
“我的娘呀,这也太香了!果然是夫人请回来的大厨,我觉着这碗面一定能够合老夫人的胃口!”
“杜婆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