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闻点了点头:“可以,在景放回来之前我可以放过你们这些人,不过景放回来之后的事情就不好说了,他身上还有叛国的罪名,若是皇上有令让我处置你们景家,我绝对不会手下留情!”
“那是自然,那咱们走吧。”
苏羡站起来就要去后厨拿自己的小篮子。
刘闻倒是一愣,没想到这件事情这么简单就会解决了。
原本他以为苏羡会拿捏拿捏自己呢。
苏羡才不会做那样的傻事儿呢。
她与刘闻之间就是口头协议,不知道什么时候刘闻就会变卦,所以说那么多东西根本就没有用,就是趁着给老太太调理身子的这一阵子,他们景家太平地发展起来,才算是有所依仗,至于今后的事情,说了也是白说。
通过这一点,刘闻对于苏羡倒是有些刮目相看了。
这个小丫头年纪虽然不大,但是是个明白人。
郭氏的病六分是真的,四分是装的,为的就是吓唬吓唬刘闻,看见苏羡过来了,这病就好了一半了。
只是现在天儿渐渐地凉了,郭氏的脾胃虚,天凉之后就特别的容易犯病,苏羡不敢托大,小心又小心,每天都是精心地为郭氏准备食谱。
好在郭氏也是一个被病痛磨怕了的人,苏羡说什么她都听,在吃食方面特别的注意,所以效果还真的是挺明显的,到了过春节的时候,老太太长了六斤肉,脸上的皱纹都少了不少,面色也是红润了起来。
这到了年根,苏羡也是越来越忙,好在天儿冷了之后田地都不能种了,景义和柱子都有了时间,苏羡上午的时候也就不去面馆,在家里面钉了两个大的木头箱子,放上土,在屋子里面接着种植黍黎。
一转眼时间就到了小年,钱氏昨天把苏羡的赏钱结了,整整一百两的银子。
这一百两的银子对于现在的景家来说,那简直就是一笔巨款!
想起去年过年家里面还是家徒四壁的,今年怎么的也得给家里人添置一些东西,于是苏羡去了集市,扯了几块好料子,给家中人每人都做了两套新衣,就连在外面的景淮都没有落下。
将布料送到裁缝铺子里面之后,苏羡又买了两包桂花糖和瓜子花生,经过驿站的时候特意进去问了问有没有景淮的家书。
让她失望的是,景淮没有任何的消息传回来。
马上就要一年了,景淮除了在走了两个多月的时候通过驿站传回来一封报平安的家书之外,就再也没有任何的信息传回来。
这也怨不得景淮,他现在这个地方危机四伏,活着都是艰难,根本就没有条件将家书寄回镇化城。
过年的时候,景夫人背着人哭了一场。
去年的时候家里面确实穷的连一顿肉都吃不上,但是还有景淮在家里面陪着她,让她不至于太难过,可是今年,就连景淮都不在她的身边,就像是断了线的风筝一般,音信全无,她这个当娘的心里面要是不难过的话,那可真的就是没心没肺了。
只不过她现在就是这个家里面的支柱,偷偷哭过之后把眼泪擦干净,然后第二天笑眯眯地看着苏羡给自己拜年,还拿出来一个大红包,里面装着给苏羡的十两银子的压岁钱。
苏羡嗑完头笑着接过红包:“谢谢婆婆!”
苏羡给每个人都准备了礼物,景义柱子还有宋婆子都跟着他们忙活了一年,也吃了不少的苦,苏羡说什么也不能亏待他们。
好在今年她们家开上了面馆,有稳定的收入,日子比之去年可是好上了不少,苏羡准备的东西也齐全,她的手还巧,用手头的这些东西做出来不少的零嘴,麻花嘎嘣脆,蜜三刀清甜可口,把过年的气氛搞得很浓。
过完年之后就到了更加忙碌的时候。
刘闻倒是遵守了诺言,从苏羡给老太太开始调理身体之后,就再也没有找过景家的麻烦,苏羡看着他们家面馆旁边的铺子往外盘,直接就盘了过来,将苏记面馆扩大了一倍,雇佣了两个伙计,加上了两种新的项目,一种是骨头锅,还有一种是肥肠鸡锅。
这两种东西一上市,苏记面馆的营业额那简直是来了一个飙升,比原先翻了五倍都不止。
而且这两种东西口味好,量大实惠,景夫人又适时地在柜台里面增加了酒水,她们这间面馆彻底地升级为酒馆了。
骨头锅和肥肠鸡锅都是可以提前把配料熬制好,然后让后厨的人煮制就可以,苏羡把流程都教给了景义,他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