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衙役们的不同(1 / 2)

第二日天刚蒙蒙亮,赵家人便起床忙碌。

小芳升起炉火,努力烧火,脚边堆积着砍成恰好长度的柴。按理说做烧饼自然是煤炭效果最好,最省力。煤炭价格高,赵家便用柴火代替,幸而炉子做得好,做出来的烧饼不差什么。

狗子和面,将面团分成重量相等的小剂子,鲁氏负责往里面加五香粉和油,做成面胚。

容玉负责盖字和烤饼子。

一家人紧张有序忙碌着,就连老妇也有任务,负责往案板上撒芝麻,好让容玉盖章的时候,芝麻均匀沾在面饼上。

刘重山啃着烧饼出门上工,怀里还揣着刚顺的烧饼,准备留着当口粮。

直觉告诉他,今日会格外忙碌。

果然,刚到衙门,就听孔顺心安排任务,因着董秀才曾是青山书院的学生,所以主要调查的还是青山书院那些同窗。

几人到青山书院时,就见书院空无一人。

刘重山这才一拍脑袋,恍然大悟道:“想起来了,今日先生家有喜事,学子休沐。”

孔顺心勉强克制住到嘴边的骂娘。

跑空了,众人只能先去询问那些曾经与董秀才有接触的人,种种迹象表明,董秀才虽屡次不中压力大,但实在没有必要在放榜之前自杀。

孔顺心道:“没有放榜,就意味着有希望。定然有什么事情让董秀才绝望,这份绝望已经压过了秋闱成绩未出带来的希望。”

孔顺心家中有不少人科举,对于读书人的心态,他还是有些了解的。

“一个终日读书的秀才,只想着中举,什么事情能让他绝望?”

几人询问了几户人家,只觉得古怪。按理说他们应该先审胡氏,可关押在牢里的胡氏如同疯了一般,一时间根本问不出什么。

这陈年老案,胡氏又是女眷,贸然用刑,对县衙风评不好。

“去胡氏家。”孔顺心第一个起身。

众人到胡氏家门口时,赵家人正在数烧饼,在齐心协力之下,一百个烧饼已经做好。

步步高升,除了盖着步字的是五十个,其他的都是二十五个烧饼。一共二十五套烧饼,为了防止压坏没有卖相,便用篮子装着,一只篮子能装五套烧饼,需要五只篮子装。

清点好烧饼,何云生看着五只篮子有些发愁。

“我也拿不住啊,难不成要跑两趟?”第二趟可以叫个同窗一起过来,两人提三只篮子。

容玉笑道:“用不着,狗子哥挑着扁担送货,前后能各两只篮子,剩下的篮子狗子哥提着也行,小秀才拿着也成。”

这的确是个好方法,怕烧饼压坏,除了扁担挂钩上前后各一只篮子,还用绳子在扁担两头各上绑了一只篮子,如此一边两只篮子,既能保持平衡,又压不坏烧饼。

何云生提着多出来的一篮子烧饼,朝赵家人告了一声谢,匆匆出发。

看到孔顺心等人过来,问了一声好,便带着狗子继续往前走。

“这是做什么?”孔顺心看着阵仗有些好奇。

“书院的先生家中有喜,定了烧饼,狗子哥去送货,等会儿就回来。”容玉开口。以防孔顺心多想,将事情说了个清楚明白。

孔顺心点头,他们没能在青鸟书院找到学子们,也是这个原因。人家家中百日宴,他们实在没有理由自找没趣,非要今日上门。因此,暂且将突破点放在了胡氏家中。

孔顺心等人敲响胡氏家门,不多时胡氏的丈夫方宗泉开了门,看到身穿乌衣的衙役脸色有些不好看,但还是让开了些,让他们进去。

小芳在家门口探头探脑,想要看热闹,周遭邻居也趴在墙头探着脑袋,好奇张望。

昨日县衙的事情已经传遍整个谷山县,比起昨日胡氏与赵家的口角,命案这种事情更能刺激众人的八卦情绪,胡氏送入大牢,捕快查案,所有人都好奇内情如何。

衙门虽然经常不做人,可这种人命官司,又是两年前已经结案的人命官司,县太爷突然要重新调查,其中定然有什么了不得的内情。

所有人都想知道真相。

小芳连拍烧饼都顾不得了,进了家门,搬个小板凳放在墙边,站上去踮着脚竖起耳朵凝神细听,可衙役们进了屋,她只能听到一点说话声,说话内容根本听不清楚。

容玉也心中好奇,一边做烧饼,一边思索这桩事情。说来奇怪,她竟觉得,谷山县的县令和衙役,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