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喝药(1 / 2)

小芳打开纸包,就见是粽子模样的糖块,拿一颗放进嘴里,甜滋滋的味道顿时在口中扩散开来,让人不由口齿生津。

“好吃。谢谢云生哥,娘、嫂子你们张嘴。”小芳给几人分糖,分了一轮,最后只剩下五颗。

“这一颗是二叔的,剩下四颗,两颗我的,两颗奶奶的。”

鲁氏从来不管家里孩子怎么分零嘴,端起做活计的针线筐往厨房走。

“这里没火了,都去厨房。这天真是太冷了。”

厨房不大,可正是因为小才暖和。

何云生坐在厨房里,一边吃烤红薯,一边用手指蘸清水在桌面上写字,教狗子和小芳认字,他也想教容玉,可容玉看都不看一眼,一心炒锅底。

“小嫂子,要不你也学一学?”

“对对对,玉儿也学,艺多不压身,多学一点总是没问题的。调料都准备好,娘做饭就行。”乱炖而已,没有什么技术含量,东西都是现成的,鲁氏放下菜刀,推着容玉去桌边。

容玉心下无奈,她启蒙得早,三岁就开始认字,何云生教的她都会。可她不能说自己会,时下女子并不读书,即便是官员家中的女儿,也以读书为耻,因此她不该会读书,也不能会读书。

她坐在桌边,手撑着下巴,看何云生一笔一划书写,只觉得困意上头。这就像是有人教用剑高手入门剑法的一招一式,对用剑高手而言,实在是过分简单。

到了晚饭时分,刘重山匆匆从外面回来,容玉总算不用‘学’了。

“外头有不少得了风寒的百姓,我看着有些不对。”刘重山站在院子里,并不往厨房走,声音有些凝重,“谷山县里也有,医馆已经人满为患,我买了些预防风寒的药,今晚煮了都喝一碗。”

鲁氏见多了刘重山嬉皮笑脸的模样,哪里见过他如此严肃,当即吓了一跳。

“他二叔,你说这是什么意思?”隐隐的,鲁氏有不好的预感。

刘重山道:“药我丢到厨房门口,饭菜狗子放到那边角落里,我自己去端。今晚我住前头的铺子里。”

鲁氏已经被吓得六神无主,肩膀都在颤抖:“这是怎么了?”

“娘,别怕,没事。”容玉心下发沉,盛了一碗乱炖,拿了三个大馒头放在放在碗里,端着两只碗走到院子角落放下。

“二叔拿得准吗?天气冷,风寒是常有的事情。”若是旁人,或许心存侥幸。容玉却知道,刘重山的话意味着什么。

她今年十四,从记事开始就跟着父亲四处行走,是经历过时疫的。

“我今天出城,刚回来时还没觉得,进了衙门发现不对,辛县令已经病了好几日。医馆的人也是越来越多。”

容玉眉头微皱,去刘重山房间,将他的铺盖卷了放在饭碗旁边。

“有劳二叔在前头多住几日。”刘重山还要在劝,证明自己的推断有道理,就见容玉无比果断的模样。

“……”这侄媳妇好无情。

刘重山叹了口气,胳膊夹着铺盖,手里端着饭碗,往前头的铺子走。

“侄媳妇儿,没筷子。”

话音刚落,就有两根筷子插到距离他不远的雪堆里。

这个侄媳果然没有心的吗?刘重山觉得自己被嫌弃了。

鲁氏原本就心神不宁,有了这个插曲,越发心中惴惴不安,连吃饭的心情都没了。

“娘,多吃点,吃完熬药。”容玉倒是心大,类似的事情她经历过,倒称不上怕。

“玉儿,你二叔一个人在前头,不会睡着睡着,冻死吧。”

“前头有木炭,还有一筐生红薯,他冻不死,也饿不死。”容玉心下无奈,这个婆母什么都好,就是胆子小,扛不住事。

鲁氏没滋没味吃了饭,立刻开始熬药。药熬好,她盛药时手都在颤抖:“一人一碗,都要喝完。”

何云生也意识到不对,忙道:“我也是从外头回来的,不如我也去前头?”

“用不着,要是有时疫,谁也跑不了。”容玉翻白眼,刘重山那行为,完全是脱裤子放屁。

这几日家里人又不是没出去过,自家开着门面做生意,总有顾客上门。这人来人往的,哪里能防得住?

“二叔好像没必要住前头啊。”小芳是个聪明孩子,立刻抓住重点。

“他想住,那就住。要不然他想太多,晚上睡不着的。”容玉摊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