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猫鼠之论(2 / 3)

寒门书生 我是鸵鸟 2099 字 5天前

意养猫?”

听了桓谦这么一说,道生略有所悟:“将军的意思……”

“如果蜀中北面没有了来自胡人的压力,我桓阀的势力又怎么渗入蜀中?”桓谦笑着问道:“大师可知为什么我桓阀能够盘踞荆州数十年屹立不倒?”

道生摇了摇头,桓谦解释说道:“我们桓阀之所以能够盘踞荆州,无非就是因为江北有胡人的威胁罢了,若是没有胡人,朝廷又要我们荆州强兵何用?我们桓氏门阀又怎么能像如今这般壮大?”

听了这些话,道生豁然开朗。

“所以说,在某些时候,如果消灭了敌人,其实就是断了自己的根本;而反过来,养敌才能自重,我荆州的势力,才能不断壮大。”

道生虽然佛法高深,可到了钩心斗角的时候,他自叹聪明才智上,比起桓谦来可是远远不如,连桓谦都比不了,遑论桓玄。

桓谦笑着说道:“就在我们发兵抗胡之前,我族兄桓恒,早已经随使入蜀,只要北方胡人的威胁不除,我桓阀必然能渗入蜀中,将来蜀中局势,也必然在我桓阀的一手掌握之中。”

都说桓阀一直是在隐忍,大有图谋,如今看来果然是深有权谋之术。道生心说。

而此时的姚秦大军,还依然被杜希名牵扯在湔江江畔。

姚硕德本意是想在此处伏击前去救援平武的援军,可却没料到对方竟然先一步察觉出了自己的意图,并且依据蜀中崇山峻岭与自己拉锯周旋了起来。

杜希名虽然人马并不多,只有原建康带来的新军五千,和最近招募的一万流民,不过杜希名带兵有方,熟知兵法,且战且退,在群山中与姚秦大军打起了游击。姚秦人马虽众,可却始终不能将其围而歼之。

姚硕德可以说是姚秦最杰出的军事家,这并非虚言,当时北方混乱,政权也不少,彼此攻伐,姚秦能有今日的威势,当中就少不了他姚硕德多年南征北战,他为姚秦不知曾立下过多少汗马功劳。

只不过再厉害的人也有打眼的时候。现在,他就没有在第一时间发现湔江之前的这些人马只不过是杜希名虚张声势的疑兵之计。

杜希名虽然只有一万五千人马,不过他下令每次在埋锅造饭时都使灶数多于实际所需数倍,又常常令兵士故意在山中扬起漫天沙尘,使远处误以为山中有大军调度的假象。又分兵隐与群山之中,于夜晚时而鼓声大作,使姚秦的兵士彻夜不能安枕,生怕随时就会有大军前来劫营。

杜希名在群山中周转,这几天来姚硕德始终没有机会与晋军正面交锋,一直**不清晋军虚实,也不知道是不是晋军的**敌之计,他熟知兵法不敢冒进,也只好严阵以待,打算以不变应万变。

直到吕浩在平武城前大败逃回,残兵与姚硕德大军会和的时候,姚硕德方知中计。

吕浩自知兵败,主动向姚硕德请罪。连姚硕德自己都无意中了晋人的诡计,他也不好降罪于吕浩,只是大怒说道:“南人果然狡诈。”

殊不知兵者诡道,当初被他打败的那些人,又何尝不是说他姚硕德狡诈多端?

大怒之下,姚硕德虽然损失的并不大,只是前将军吕浩手下的数万人马有些折损,可他领兵作战多年,战无不胜,何时吃过这等的暗亏?早就在心中暗暗发誓,定要一雪前耻!

姚硕德还没来得及下令,他身边的那名军师终于沉吟说道:“将军暂且息怒,如今我们孤军深入,巴山之上行路艰难,如果粮道再被断……”

军师并没有说完,不过言下之意再明显不过,连姚硕德也忍不住心中一惊!

姚硕德战功累累,这些可不是吹出来的,他带兵作战多年,设自己是对方将领,此时已经解了平武之围,而面对三十万大军孤军深入,隔着巴山天险,必然会断其粮道,这样就能不战而胜了。

姚硕德虽然心惊,可他带兵多年,头一次被人像个小孩子一样被人戏弄与鼓掌之中,实在咽不下这口恶气,想了想说道:“兵法云,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粮不三载。取用于国,因粮于敌。我军现在并没有什么折损,无功而返,岂不是锐气尽失?敌军若要断我粮道,我何不以战养战,因粮于敌?”

姚硕德所说的这番话出自孙子兵法,大意是说善用兵之人,兵员不征集两次,军粮不运送三次,兵器装备可以从国内带来,可粮草应尽量从敌方夺取,这也就是孙子兵法作战篇中以战养战的论断。

进行战争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