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顽皮的那群总爱追逐晾衣绳上未收的衣衫,布料每道褶皱里都藏着忽明忽暗的光斑,恍若银河倾泻时溅落的星火。
墙角那丛薄荷草成了天然灯架,每片叶子都托着两三粒游动的光,风过时便簌簌落下些流萤的私语。
守夜的老陶壶在石桌上泛着幽光,壶嘴冒出的热气偶尔惊散路过的萤群。
“弟弟,快快快,我们去把玻璃瓶放在草丛里,萤火虫就会自己飞进去。”
承承想起自家小叔教他方法,连忙招呼三个弟弟去拿玻璃瓶。
小朋友们前几天就已经准备好了玻璃瓶,就是想要用来抓萤火虫的。
其实傍晚夜里黑下来之后,院子里就出现过萤火虫,只不过那时候大家忙着出去玩,没顾得上抓,现在看到了,当然不会放过这个好机会。
四个小朋友连忙去把自己的玻璃瓶放在草丛里,然后就远远地看着,生怕离得近了,把萤火虫吓跑了。
这群小精灵们并不飞远,只是腾空织就一张转瞬即逝的光网,又纷纷落回小朋友们故意搁在草丛的玻璃罐周围。
此刻若是从更高处俯瞰的话,会看见整个院落正在呼吸——随着萤火虫明灭的节奏,连影子都跟着轻轻颤动。
许多萤火虫自己飞进了玻璃瓶里,小朋友们迫不及待地把属于自己的玻璃瓶抱了起来。
杨简故意去把院子里的灯关了,被小朋友们举着的玻璃瓶顿时变成了一个个大灯笼,由无数个小灯笼组成。
“你们别盖瓶盖哦,不然会闷死它们的。”
“可可它们会不会飞走鸭?舅舅~”
“不会的,就算飞走了,明晚我们再抓。”
“小叔,我们可以把萤火虫带到房间里吗?”
“当然可以。”
四个小朋友跟抱了不得的宝贝一样,把装有萤火虫的玻璃瓶抱到了他们的房间,放在桌子上,然后四个小朋友围在四周,双手捧着下巴就这么静静地看着,一点也不觉得无聊。
杨简也没去管他们,因为他小时候也这么干过,捉了好多萤火虫放到玻璃瓶里,晚上在房间关了灯,也是这么静静地盯着看,什么时候睡着的都不知道。
“好了,孩子们,先去洗澡洗漱,然后再来看。”
杨简看时间差不多了,提醒四个小朋友去洗澡,今天疯玩了好久,出了不少汗。
杨简把乐乐放在背上背着,让他搂住自己的脖子,两只手在提溜着平平和安安就往浴室走,承承则是跟在后面扶着乐乐。
“爸爸,为什么萤火虫它们会光呀?”
平平好奇地问道。
“我知道我知道,萤火虫的小屁屁上装着手电筒呢!”
杨简还没回答,安安立刻就咯咯笑着抢答道。
“没错,就是装了天然的手电筒。
萤火虫的肚子里还藏着神奇的化学工厂呢!”
“每只萤火虫的尾巴里都有个光车间,就像我们玩的夜光贴纸。
不过它们的‘电池’是特制的——荧光素就像是会光的蜂蜜;荧光素酶像组装灯泡的小扳手;还有我们呼吸的氧气,它们会从萤火虫的气孔吸进到肚子里充当燃料”
“当这些材料在萤火虫肚子里相遇,就会生神奇的“冷光派对”
!
每当你们想用手去抓萤火虫的时候,它们都会立刻关灯躲开——这是因为它们是用肌肉来控制着氧气阀门呢。
手伸过去的时候,会带动空气的震动。”
杨简尽量将复杂的生物光原理转化为直观的童话比喻。
使用生活化类比,比如夜光贴纸、蜂蜜、扳手等,以及可感知的拟人化描写,既保持科学准确性又符合儿童认知特点。
小朋友们肯定不会立马就明白,但是杨简可以先在他们的脑海里种下一颗小种子,随着时间的增长,他们慢慢就会懂的。
“等一下睡觉的前,你们把玻璃瓶放到院子里,他那个萤火虫们回家,好不好?”
“嗯呐嗯呐,让萤火虫回家找爸爸妈妈,它们明天还会回来吗?”
“会的,只要天气好,他们还会来我们家做客的,所以你们要好好的对待我们的小客人。”
“嗯嗯,等一下我们就放它们回家。”
末尾的放生场景传递了自然观察的伦理观念。
照顾四个小朋友洗澡刷牙之后,杨简又带着小朋友把玻璃瓶放在院子里,看这些小灯笼摇摇晃晃飞离小院,在月光下甩出银色的弧线。
夜风带着点点萤光,把科学童话刻在了小朋友们的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