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不能达到杨简和柳亦妃的程度,那真的不可能,但是她可以成为这个圈子类似于华艺、光线那样的大资本。
这个念头一旦升起,就如同野火般在她心中蔓延开来,烧得她坐立难安。
“回家。”
她对着前座的司机吩咐道,声音恢复了平日的冷静,但眼底却跳跃着一种新的、名为野心的火焰。
车子平稳地驶离北电校园,汇入车流。
赵燕子靠在椅背上,大脑飞运转。
入股阿里影业,这步棋没有错,这确实是她迈向资本化的重要一步。
但仅仅这样还不够。
阿里影业本身也只是一个平台,她在这个平台里,依然是小股东,话语权有限。
她需要更广阔的舞台,更核心的资产。
金融?地产?能源?科技?这些领域水太深,门槛极高,而且并非她和黄无龙所擅长。
她的目光,最终还是落回了自己最熟悉的文娱产业。
这是她的根基所在。
但文娱产业的上游是什么?是渠道?是平台?是内容版权?还是……资本运作本身?
她想起杨简似乎很早就开始在全球收购影视版权库,布局流媒体。
难道未来的方向在这里?
不,不能盲目跟风。
杨简的布局是基于他对未来科技和消费趋势的精准判断,他有那个眼界和实力去下重注,去等待长远回报。
她和黄无龙没有那样的资本厚度和风险承受能力。
或许,应该更聚焦于国内?利用现有的人脉和资源,整合产业链?打造一个属于自己的文娱集团?从内容制作、艺人经纪、到宣传行、甚至衍生品开……形成一个闭环?
这个想法让她心跳加。
但这同样需要天量的资金和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
她和黄无龙的身家数十亿甚至摸到百亿的门槛,听起来不少,但真要打造一个能产生巨大影响力的文娱集团,恐怕还是捉襟见肘。
而且,他们那些钱怎么来的,她心知肚明。
有没有更快捷的方式?比如,继续通过一些非常规的金融手段,在资本市场快敛财?
这个念头一闪而过,随即赵某人强行压下内心的激动,没错,这才是成为大资本最快的方式。
实际上,赵和她的丈夫黄无龙在金融市场的一系列操作,让她获得了“女巴菲特”
的称号。
他们夫妇在港股的操作,尤其是与阿里相关的投资,堪称其投资生涯中的代表作。
2o14年12月2o日,他夫妇以每股16港元的价格,耗资31亿港元购入阿里影业918的股权,成为该公司第二大股东。
关于这笔巨额资金的来源,有分析认为可能主要来自其丈夫黄有龙的资产,但实际上还有一些朋友的投资和借款在其中。
到今年4月底,他们减持了部分阿里影业股份,套现约1o亿港元,短短几个月就净赚约588亿港元。
若按5月初的股价计算,他们当时持有的剩余股份浮盈也十分可观。
同月,她的丈夫黄无龙通过jadepassion公司(由马芸起的云锋基金等控制),以每股2港元的价格认购瑞东集团新股。
待到6月1日瑞东集团复牌,股价当日大涨15167,收盘报2265港元。
经此一役,她们夫妇在此项投资中的账面浮盈高达约74亿港元。
除了在港股市场叱咤风云,她在a股和其他领域的投资也同样收获颇丰。
在唐德影视上市前,她于2o11年4月出资约7764万元购入其117万股股份。
今年2月唐德影视在创业板上市后,股价表现强劲,到5月8号,她所持股份的市值已飙升至154亿元,投资回报惊人。
她早年就曾涉足a股,例如她曾持有重庆路桥的股票。
这些,都是她“女版巴菲特”
称号的由来。
她现在要做的先是要充分利用好阿里影业这个平台,尽可能扩大自身的影响力。
其次,要继续寻找好的投资项目,不仅仅是影视,可以适当拓宽到一些与文娱相关的消费领域。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必须加强学习,真正理解资本的逻辑和运作方式,不能再仅仅依靠直觉和所谓的人脉。
最重要的就是,还要加强与马芸之间的私交。
外界一直认为她和马芸的私交很好,但真实的情况是如何的?只有她自己最清楚。
真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