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3章 喇董的不满(3 / 5)

乎是刻意地调整了一下坐姿,将身体稍稍前倾,手肘撑在光滑的红木桌面上,双手指尖相对,形成了一个塔尖状。

他的目光落在张彤彤那张精致却毫无波澜的脸上,试图从她平静无波的眼神中,读出更多背后的信息。

“8个亿……买断4o的份额?”

喇裴康终于开口,他的声音听起来似乎依旧平稳,但若是仔细分辨,能听出那平稳之下,强行压制的、一丝几乎要破土而出的尖锐和难以置信。

他甚至极轻地、几乎不可闻地呵了一声,像是听到了什么极其荒谬的笑话。

“张总,杨董……他这是在跟我开玩笑吗?还是觉得我们中影,或者说星辉,是开印钞厂的?”

他没有等张彤彤回答——事实上,张彤彤也并没有打算回答这种带着明显情绪的反问——便继续说了下去,语不快,但每个字都像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带着一种被冒犯后的冷硬:

“《美人鱼》这个项目,总投资才多少?杨导开口就是8个亿买他4o的份额,这已经不是溢价了,这是……这是把我们所有人都当成了冤大头!

是按照4o亿票房预期来算的吗?啊?”

他的声音不自觉地提高了一点,在空旷的办公室里显得有些突兀。

他显然被这个数字激怒了,这不仅远远出了他的心理预期,更像是一记响亮的耳光,直接抽在了他试图充当“和事佬”

的脸上。

杨简这根本不是来谈条件的,这是在明晃晃地告诉他:想让我让步?可以,拿钱来,天文数字的钱!

否则,免谈!

张彤彤依旧端坐着,姿态优雅,面对喇裴康隐含怒气的质问,她只是微微调整了一下膝盖上文件夹的位置,语气没有任何变化,平静地重复着杨简的立场:“喇董,这是我们基于目前情况,以及未来潜在市场风险和机会成本综合评估后,认为相对公允的价格。

杨导的态度很明确,要么接受这个条件,我们退出,影片后续行与排片,中影和星辉可以全权做主。

当然,前提是这笔交易能够达成,安乐也不能是出品方。

不过对于买断的价格,我倒是可以尝试着说服一下杨董,毕竟我们天眼影业与中影合作这么多年,都是老朋友了。”

张彤彤的意思很清楚:钱不到位,一切免谈。

而且,即便交易达成,中影也最好不要把安乐影业拉进出品方。

不过她也透露了一个信息,那就是这8亿的要价不是绝对的,大家都是老朋友了,价钱可以谈嘛。

喇裴康的胸口微微起伏了一下,他靠回椅背。

最后透露的这个信息才像话嘛,真要是8个亿买断4成份额,那他真是冤大头,或者让江智强掏钱。

他深吸了一口气,努力让自己的语气回归到那种惯常的、带着权威感的平和:

“张总,我们都是在这个行业里做事的人,应该清楚,很多事情,不能光算经济账,还要算正治账,算大局账。

《美人鱼》是春节档的重点项目,肩负着繁荣市场、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的重任。

中影作为国有龙头企业,有责任、有义务确保这样一部备受关注的影片,能够顺利、圆满地呈现在全国观众面前,覆盖尽可能多的影院和观众群体。”

他开始上价值,扣帽子,这是体制内人物惯用的手法。

“安乐旗下的百老汇院线,虽然规模不是最大,但在一二线城市的核心地段拥有不少优质影院,覆盖的观影人群不容小觑。

如果因为一些……嗯……过往的商业摩擦,就将其排除在外,这不仅会影响影片自身的票房收益上限,也不利于电影市场的良性竞争和健康展,更容易给外界留下我们行业内部互相倾轧、壁垒森严的负面印象。

这不符合推动电影产业繁荣展的大政方针,也不符合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

他顿了顿,目光炯炯地看着张彤彤,试图施加压力:“杨董是国际级的电影大师,是我们华夏电影人的骄傲,更应该胸怀宽广,顾全大局。

为了一时之气,影响到一部优秀电影的广泛传播,影响到市场的和谐稳定,这传出去,恐怕对杨导的声誉,也未必是好事吧?外面的人会怎么说?会说杨简恃才傲物,仗势欺人,连中影的面子都不给?”

这番话,已经带上了明显的敲打和威胁意味。

他在试图用行业大局、正治影响和公众舆论来绑架杨简,迫使其让步。

然而,张彤彤跟随杨简多年,深知他的脾性和舆论到底会站在哪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