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这位中国历史上独一无二的女皇帝,姜小勺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
他深知,寻常菜肴恐怕难以让这位尝遍天下珍馐的至尊感到惊艳。
必须拿出点真本事,既要体现技艺,又要贴合身份,最好还能……有点新意。
他先想到的是豆腐。
豆腐洁白如玉,质地柔嫩,可塑性极强,正合“素中之荤”
的美誉,也暗合武则天曾一度礼佛的经历。
他取来最细腻的盐卤豆腐,用特制的纱布包裹,小心压去多余水分,却不使其完全失形,保留其嫩滑口感。
接着,他用清鸡汤、火腿茸、干贝丝慢火吊制出一锅极鲜的高汤,滤至清澈见底,如同琥珀。
豆腐切成整齐的方寸,小心放入白瓷炖盅,注入清汤,只加少许盐调味,最大程度凸显食材本味与汤的鲜美。
这便是第一道菜——【清汤白玉豆腐】。
看似简单,实则对火候和汤品要求极高,追求的是至清至鲜的境界。
第二道菜,他选择了鸡脯肉。
鸡脯肉常见,但要做得出彩却难。
他将鸡脯肉最嫩的部分片成薄如蝉翼的片,用蛋清、少许淀粉上浆锁住水分。
然后,他取来新鲜的芦笋尖和鸡枞菌(用积分兑换的稀有食材),快清炒,保持其爽脆和特有的山野鲜香。
最后将滑炒好的鸡片与之混合,勾以薄芡,成品色泽清新,鸡片嫩滑,芦笋脆爽,菌菇提鲜,是为【翡翠玉版鸡】。
这道菜色彩悦目,口感丰富,寓意也佳。
考虑到武则天可能的养生需求,他还准备了一道甜品。
选用上好的银耳、莲子、红枣、枸杞,用文火慢炖至银耳胶质完全析出,汤羹粘稠滑润,最后加入少许冰糖调味。
这便是【冰糖雪耳羹】,滋润养颜,平和温补。
当这三道菜连同晶莹的白米饭被小心翼翼地端到武则天面前时,这位女皇帝的目光微微动了一下。
没有她预想中的大鱼大肉、浓油赤酱,眼前的菜肴清雅悦目,香气含蓄而悠长,与她平日里在宫中常见的御膳风格迥异。
她先拿起汤匙,舀了一勺清汤豆腐。
汤色清澈,几乎不见油星,入口却鲜味醇厚,层次分明,火腿的咸香、干贝的鲜甜、鸡汤的醇厚完美融合,而那方豆腐,嫩滑到几乎无需咀嚼,便在舌尖化开,留下豆制品特有的清香。
武则天细品之后,微微颔,并未多言,但眼中闪过一丝认可。
她接着尝了翡翠玉版鸡,鸡片的嫩滑、芦笋的脆嫩、鸡枞菌特有的异香在口中交织,薄芡恰到好处地包裹住食材,增鲜却不夺味。
最后是冰糖雪耳羹,甜而不腻,温润适口,一碗下肚,暖意融融,甚是舒坦。
她没有像苏轼那样击节赞叹,也没有像李白那样豪饮助兴,只是安静地、仪态完美地用完了这餐饭。
放下筷子后,她用绢帕轻轻拭了拭嘴角,看向姜小勺,语气平和却自带威仪:“姜店主手艺不凡。
此等烹食之法,清雅细腻,重在凸显食材本味,调和五味而不掩其真,倒是别具一格,深合养生之道。”
这便是极高的评价了。
姜小勺心中松了口气,连忙躬身:“陛下谬赞,小子愧不敢当。”
然而,武则天的注意力很快又被另一样东西吸引了。
在她用膳时,姜小勺放在柜台上的手机屏幕再次亮起,这次是林薇来的消息推送,标题赫然是——“深扒网红店‘时味居’!
背后是否真有资本操控?所谓‘古风彩蛋’是营销还是确有其事?”
标题十分耸动,还配了几张模糊的、似乎是偷拍的后院照片,虽然看不清具体人影,但那种古香古色的氛围与现代化前厅的对比十分明显。
武则天目光锐利,虽看不懂简体字,但那闪烁的屏幕和不断跳动的图标引起了她的好奇。
“此物……方才所见之镜,似乎尚有他途?”
她问道。
姜小勺心里咯噔一下,暗道不好,这负面报道偏偏这时候跳出来。
他只好硬着头皮上前,拿起手机,简单解释道:“回陛下,此物……可接收远方信息,如同……加急奏报。”
他点开那条推送,快浏览了一下内容,脸色有些难看。
文章内容捕风捉影,质疑时味居的突然走红是炒作,甚至暗示卫生有问题,还提到了“神秘后院”
和“身份不明的古装人员”
。
“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