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的离去,仿佛带走了一层无形的压力,让时味居的空气都轻快了几分。
然而,她留下的【则天玉镯】却沉甸甸地提醒着姜小勺,他与这些历史巨擘的连接,以及随之而来的责任与风险。
他将玉镯与【放翁酒壶】、【梦溪罗盘】等物放置在一起。
当那蕴含【威仪】与【洞察】的意念融入后,整个后院的秩序场域仿佛被注入了一股凝练而强大的力量,变得更加稳固。
甚至连墙角那块暗红碎片的躁动,都似乎被这股无形的威压震慑,平息了不少。
【…秩序场域稳定性提升…【威仪】意念融入,对混乱侧能量压制效果微弱增强…】
【…混沌标记净化度缓慢回升至52…】
这是个好消息。
姜小勺稍微松了口气,但目光落到手机上那篇诋毁文章时,眉头又皱了起来。
网络时代的舆论风暴,可不是单靠“威仪”
就能压服的。
他点开林薇来的邮件。
里面除了对那篇不实文章的分析(指出其多处逻辑漏洞和模糊措辞),还附上了一些她查到的关于“玄尘子”
的零碎信息——此人与几个风水玄学协会有往来,近期与寰宇高层接触频繁,似乎在帮他们“调理”
某个重要项目的风水,具体细节不详。
但林薇标注,据内部消息,寰宇那边似乎也遇到了一些“技术上的麻烦”
,进展并不顺利。
“技术上的麻烦?”
姜小勺心中一动,莫非是指那块碎片难以掌控?这倒是个可以利用的信息。
他正思索着,苏轼端着洗净的碗筷从后厨出来,看到姜小勺对着道:“小勺,可是遇到了难处?方才见那女……那位夫人言谈间,似有烦忧之色?”
姜小勺叹了口气,将手机上的文章大致内容跟苏轼解释了一下,无非是“人红是非多”
,“有人眼红造谣”
之类。
苏轼听罢,捋须大笑:“我道是何事!
原来是小人构陷之言!
此等事,古今皆然。
昔日在朝,攻讦老夫之奏章,堆积起来怕是有半人高!”
他语气豁达,浑不在意,“清者自清,浊者自浊。
美食当前,何须与宵小之辈一般见识?不若专心精进厨艺,以美味飨客,流言自破。”
他的话带着一股文人特有的乐观和脱,让姜小勺焦躁的心情平复了不少。
是啊,与其陷入自证清白的陷阱,不如做好自己的事。
美食,本身就是最好的回应。
“苏公所言极是。”
姜小勺点头,心中已有了计较。
他先按照林薇的指导,向平台提交了针对不实信息的投诉和澄清证据(主要是卫生许可证、食材采购记录等)。
然后,他决定不直接与那篇文章对骂,而是用行动说话。
他想起苏轼对红烧肉的浓厚兴趣和改良想法,心中一动,提议道:“苏公,昨日探讨红烧肉,您似有新的心得?不若今日我们一同尝试,将您所想付诸实践,创出一道‘苏氏红烧肉’如何?也算是对那些无稽之谈的回击——我们专注于美食创新,无暇他顾。”
苏轼闻言,眼睛顿时亮了:“妙啊!
正合我意!”
他立刻忘了什么流言蜚语,全身心投入到了对新版红烧肉的构思中。
两人再次钻进后厨,一个提供思路和古代烹饪哲学,一个负责现代技法的实现和调味把控,热火朝天地研讨起来。
苏轼提出,黄州猪肉质偏肥,需更注重火候逼出油脂,且当地调料有限,多用酱、酒、糖(饴糖)、姜、葱而已。
他建议尝试减少酱油用量,更多依赖糖色和酒香,并加入少许他记忆中的某种山野干菇(姜小勺用积分兑换了类似的香菇替代)提鲜,追求一种更质朴、更突出肉本味的香醇。
姜小勺依言调整,在炒糖色时更加小心,控制火候使其红亮而不焦苦,黄酒选用更醇厚的加饭酒,加入泡的香菇一同焖炖。
慢火细煨间,一股与昨日略有不同、更显醇厚原始的肉香渐渐弥漫开来。
与此同时,网络上也开始悄然生变化。
林薇以其媒体人的身份和影响力,联合几个知名的美食博主,布了客观公正的时味居探店视频和图文,重点展示了其真实的用餐环境、清晰的制作过程以及食客们(主要是真实顾客)的良好评价。
这些内容与那篇捕风捉影的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