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三日期限与兰亭集序(2 / 3)

膳时通古今 星辰玄妙 1878 字 19小时前

人做了手脚。

幸好姜小勺早有准备,店内日常用水已提前储备,并布下了简单的净化阵法。

这些骚扰性的小动作,并未对时味居造成实质损害,却像是在不断试探他们的底线,消耗他们的精力。

到了第三天上午,一个更明显的挑衅来了。

一群穿着花里胡哨、流里流气的青年涌入了时味居,占了好几桌,只点最便宜的茶水,却大声喧哗,污言秽语,故意刁难服务生(主要是苏轼和袁枚在顶岗),严重影响其他客人用餐。

苏轼试图以文雅的方式劝解,对方却充耳不闻,反而变本加厉。

袁枚气得胡子直翘,若非顾及身份,几乎要拿起炒勺亲自“理论”

郑侠在一旁紧握拳头,脸色铁青。

就在冲突即将升级之际,后院专心净化的姜小勺,感知到了前厅的混乱气息。

他正处于净化最关键的时刻(标记净化度已达89),无法分心,但一股焦急与愤怒的情绪,还是影响了他精神力的稳定。

就在这时,仿佛感应到了他内心对“和谐”

、“宁静”

与“文雅秩序”

的强烈渴望,后院铁锅竟自行再次波动起来!

这次的波动,清雅、脱,带着山水之间的灵秀之气与文人雅集的翰墨书香。

光涡中,一位身着东晋名士宽袍,面容清俊,风姿特秀,眼神澄澈而带着几分然物外之意的中年人,手持一杯酒,仿佛刚刚从某场聚会中抽身,悠然踏出。

他一出现,便微微蹙眉,显然也感知到了前厅那刺耳的喧哗与此地清雅氛围的格格不入。

【…时空连接稳定…欢迎莅临:书法家、文学家王羲之…(当前状态:兰亭雅集后微醺抒怀)…】

王羲之!

书圣!

他甚至没来得及询问此处是何地,目光便被前厅的嘈杂吸引,眉头蹙得更紧。

他平生最喜清静雅致,最厌俗物喧闹。

而此时,前厅那群混混见苏轼、袁枚似乎无可奈何,气焰更加嚣张,其中一个黄毛甚至故意将茶水泼洒在地,污言秽语不堪入耳。

王羲之眼中闪过一丝不悦,他并未动怒,只是缓步走到通往前厅的门帘旁,目光扫过那群喧哗之人,然后轻轻摇了摇头,仿佛在惋惜什么。

他并未出声呵斥,只是随意地抬起手指,凌空虚划了几下。

没有光芒,没有声响。

但一股无形的、清雅高洁、带着兰亭流水般从容却又隐含金石之锋的意念,如同微风吹过水面,悄然拂过前厅。

奇迹生了。

那群原本喧闹不堪的混混,如同被施了定身法,喧哗声戛然而止。

他们脸上的嚣张气焰瞬间凝固,转而露出一种茫然、继而自惭形秽的表情。

仿佛在这位突然出现的、气质然的古人面前,他们的一切粗鄙行为都显得如此可笑和不堪。

几个人甚至下意识地整理了一下自己歪斜的衣领,默默地低下头,再也不敢出半点声音。

整个前厅,陷入了一种奇异的安静。

其他客人也感受到了这股令人心静的氛围,纷纷投来惊讶的目光。

王羲之仿佛只是做了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转身对闻声从后院出来的姜小勺(他感知到危机解除,勉强分出一丝心神)微微颔,算是打过招呼,然后便自顾自地走到后院,欣赏起那株药王香苗和墙上的【郑虔秋山图】去了,仿佛刚才的一切都与他无关。

那群混混面面相觑,再也待不下去,灰溜溜地结账走人了,连头都不敢回。

苏轼、袁枚、朱载堉和郑侠都看得目瞪口呆,对这位新来的、气质凡的“王先生”

充满了好奇与敬佩。

姜小勺心中更是震撼。

王羲之刚才那随手凌空虚划,并非法术,而是其自身精神境界与书法意境的自然流露,是文雅对粗鄙的天然压制!

这比任何武力威慑都更有效,也更符合时味居的气质!

他强压下心中的激动,对王羲之遥遥一礼表示谢意,然后立刻返回后院,继续最后的净化。

有了这个小插曲,他的心绪反而更加沉静,精神力运转愈圆融。

王羲之的到来,如同及时雨,不仅化解了一场麻烦,他那然物外、追求极致和谐与美感的意境,更是无声地浸润着秩序场域,为其增添了一份“雅正”

与“高洁”

的底蕴。

【…秩序场域获得【雅正】特性补充…对混乱意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