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墨韵涤尘与玄尘暗手(1 / 3)

膳时通古今 星辰玄妙 2098 字 15小时前

王羲之的意外降临,以其然绝俗的气度,不费吹灰之力便化解了前厅的骚乱,仿佛一阵清雅的兰亭惠风,瞬间涤荡了所有污浊喧嚣。

那群混混狼狈离去后,前厅恢复了往日的宁静,甚至比以往更多了一份难以言喻的文雅气场。

苏轼、袁枚等人对这位新来的“王先生”

敬若神明,尤其是苏轼,同为书法爱好者(虽风格迥异),更是抓住机会上前请教。

王羲之性情随和,虽处于微醺状态,但谈及书法之道,亦是妙语连珠,令众人受益匪浅。

他并未过多探究此间奇异,仿佛将时空穿梭也当作了一场别致的雅集,安然处之。

然而,姜小勺却无暇参与这场突如其来的文化交流。

三日期限如同不断收紧的绞索,最后1o的净化度更是如同坚冰,每一分进展都需耗费巨大的心力。

王羲之带来的“雅正”

之意虽强化了场域,但标记核心处那些最顽固的混乱能量,仿佛拥有某种诡异的“活性”

,不断扭曲、重组,负隅顽抗。

时间一分一秒流逝,夜幕逐渐降临。

窗外华灯初上,映照着时味居内紧张而肃穆的气氛。

前厅已提前打烊,苏轼、袁枚、朱载堉、郑侠皆守在一旁,连王羲之也放下了酒杯,静静地站在后院一角,目光落在姜小勺和那口铁锅上,似乎在感受着那无形却激烈的能量交锋。

姜小勺额角渗出细密的汗珠,脸色微微白。

他的精神力已近乎透支,全凭一股意志在支撑。

标记净化度艰难地爬升到95,但最后的5,却如同天堑。

那些混乱能量凝聚成一团暗沉的、不断变幻形态的秽物,散出令人心悸的排斥力,疯狂抵御着秩序意念的渗透。

“还不够……差一点……关键的契机……”

姜小勺心中焦急,他能感觉到,单凭目前的力量,想要在时限内彻底净化,希望渺茫。

就在这时,一直静观其变的王羲之,缓步走到了铁锅旁。

他没有询问,也没有出手干预,只是静静地凝视着那团挣扎的混沌,以及姜小勺那因竭力而微微颤抖的身影。

忽然,他抬起手,食指凌空,以指代笔,对着那团混沌,缓缓地、极其专注地“书写”

起来。

他写的并非具体的文字,而是在勾勒一种“意”

,一种源于《兰亭集序》“流觞曲水”

般的畅达与和谐,一种“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的博大与包容,更是一种属于书法至高境界的——“气韵生动”

没有墨迹,没有笔画。

但在他指尖划过的轨迹上,无形的“墨韵”

流淌而出!

那并非攻击性的力量,而是一种极其高妙、纯净的秩序韵律,如同最清澈的泉水,自然而然地涌入秩序场域,与场域核心的【秩序结晶】产生了奇妙的共鸣!

这股“墨韵”

仿佛拥有神奇的净化与梳理之力,它并不强行冲击那团混沌,而是如同温柔的流水,渗透进去,将其内部纠缠扭曲的“脉络”

一一抚平、理顺!

混沌能量的抵抗,在这纯粹到极致的“雅正”

与“和谐”

之意面前,竟显得如此苍白无力,如同污迹遇到了活水,开始迅瓦解、消融!

姜小勺福至心灵,立刻抓住这千载难逢的机会,全力运转【差意调和】,引导所有秩序意念,顺着王羲之“书写”

出的“墨韵”

轨迹,对那最后的混沌核心起了总攻!

净化度以前所未有的度飙升!

96!

97!

98!

99!

当净化度达到1oo的刹那——

嗡!

铁锅猛地一震,出一声低沉而清越的嗡鸣!

锅身上那个困扰姜小勺许久的混沌标记,如同被阳光照射的冰雪,瞬间消融殆尽,没有留下丝毫痕迹!

取而代之的,是锅体本身散出的一种温润、古朴、仿佛与时空本身融为一体的纯净光泽!

整个后院的秩序场域光芒大放,所有古物齐齐共鸣,意念流转圆融无暇,仿佛完成了一次至关重要的蜕变,变得更加深沉、内敛,却又蕴含着无穷的潜力!

【…成功完成对混沌标记的彻底净化!

【…时空铁锅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