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诗仙醉剑与东坡悟肉(2 / 3)

膳时通古今 星辰玄妙 2528 字 14小时前

一声,火焰瞬间包裹住肉片,高温瞬间锁住汁水。

他手法娴熟地翻动,确保每一面都受热均匀,焦香四溢。

最后迅装盘,淋上以蒜蓉、辣椒、香料和少许酒鬼酒调制的烈焰酱汁。

一道火光隐隐、香气扑鼻的【烈焰炙牛舌】便被端到了李白面前。

那霸道的香气,那犹自带着炙烤余温的卖相,瞬间征服了李白!

他夹起一片,顾不得烫,放入口中。

外层微焦,内里却无比鲜嫩多汁,酱料的辛香炽烈与牛舌本身的醇厚口感在口中爆炸开来,仿佛一道火焰顺着喉咙滑下,直冲四肢百骸,畅快淋漓!

“好!

好一道‘烈焰炙牛舌’!

当浮一大白!”

李白激动得拍案而起,抓起酒碗又是一大口,只觉得此情此景,此酒此肉,当真快意人生,之前的些许郁闷,早已被这美食与美酒冲刷得一干二净!

他放下酒碗,眼神清亮了许多,看着盘中炙肉,又摸了摸腰间的青莲剑,胸中诗情翻涌,朗声吟道: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吟至此处,他略一停顿,目光扫过时味居众人,落在姜小勺身上,语气陡然一转,变得豪迈而充满希望: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

行路难!

多歧路,今安在?”

最后,他举起酒碗,对着虚空,亦是对着自己,声如洪钟: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一《行路难》,被他在这异时空的小店里,以如此情境吟诵出来,少了几分原有的苦闷,多了几分看开后的豁达与坚信!

诗成瞬间,才气纵横,连后院的花草都似乎随之摇曳生姿。

【…接待特殊食客:李白…满足其“以美食慰藉心怀”

需求…获得其即兴赋诗祝福…】

【…获得状态:【诗仙的畅快】…效果:短时间内精神振奋,灵感提升,对“豪放”

“炽烈”

风味的菜品领悟力小幅增强…】

【…获得特殊物品:【青莲剑意·残】…效果:一次性消耗品,可附着于刀具之上,下一次切割(食材或……)将附带一丝无坚不摧的锐利之意…】

姜小勺惊喜不已,没想到一道菜,竟能让诗仙留下如此馈赠。

那【青莲剑意·残】更是意外之喜,虽然不知道具体能用来切什么……

李白吟罢诗,畅快大笑,又连饮数碗,这才心满意足。

他看了看姜小勺,又看了看苏轼等人,笑道:“今日得遇诸位,尝此美味,听此……呃,苏兄之酒,实乃幸事!

那剑穗之事,罢了罢了,随它去吧!

心中有剑,何处不青莲?”

他洒脱地一挥手,倒是真个放下了。

送走心满意足、步履虽踉跄却透着轻快的李白后,后院重归平静。

苏轼却盯着那盘【烈焰炙牛舌】的残汁,若有所思。

“小勺啊,”

苏轼忽然开口,“你这炙烤之法,火候把控,酱料调配,着实精妙。

老夫观之,心有所感。

我那‘东坡肉’,历来以慢火细炖,酥烂醇厚见长。

但若是在炖煮之前,先以猛火炙烤其皮,锁住肉汁,再行慢炖,是否能让其口感层次更为丰富,肥而不腻,入口即化之余,更添一分焦香底蕴?”

姜小勺一听,眼睛也亮了:“苏公高见!

此法犹如书画之‘飞白’,音乐之‘强拍先起’,先声夺人,再归于平和醇厚,妙啊!”

说干就干,两人立刻钻进了厨房。

苏轼口述东坡肉的传统做法与精髓,姜小勺则提供现代厨具和炙烤思路。

经过数次试验,调整火候与炙烤时间,一道全新的【炙烤东坡肉】诞生了!

此肉表皮经过烈焰炙烤,呈现诱人的琥珀色,略带焦脆,内里却依旧保持了东坡肉极致的酥烂,用筷子轻轻一夹便能分离。

入口先是炙烤带来的微微焦香与脆感,紧接着便是丰腴醇厚的肉汁在口中化开,肥肉丝毫不腻,瘦肉酥烂不柴,口感层次分明,风味更上一层楼!

【…协助苏轼灵感迸,改良【东坡肉】食谱,创造新菜品【炙烤东坡肉】…】

【…获得苏轼烹饪心得感悟…对“火候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