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与苏轼的雨夜唱和虽险些暴露,却也给姜小勺提了个醒。
他深知,堵不如疏,一味遮掩只会让林薇这样的聪明人更加怀疑。
或许,应该在可控的范围内,适当展现一些“非常规”
之处,将其引导至一个看似合理(比如店主是个极度痴迷古文化且拥有特殊资源的神秘爱好者)的解释上?这需要精妙的演技和布局。
几日后的一个午后,阳光晴好。
时味居内坐满了被美食和“神秘氛围”
吸引来的客人,姜小勺正忙得脚不沾地。
后院的铁锅,却在这喧闹的掩护下,再次泛起了涟漪。
这次的波动,带着晚明特有的奢靡与清雅交织的颓唐美感,以及一种深入骨髓的怀旧与怅惘。
一位身着华美苏绣长衫、头戴方巾、面容清雅却带着几分醉生梦死神情的公子哥儿,摇着一柄泥金折扇,步履闲适地迈步而出。
他目光迷离地扫过店内现代化的装潢和熙攘的食客,非但没有惊慌,反而露出几分饶有兴味的探究神色,仿佛在欣赏一出有趣的戏剧。
“咦?此地雕梁画栋……不对,此非梁非栋,光怪陆离,人物衣冠更是奇异……妙哉!
莫非是海外番邦?还是张某醉入南柯,到了那《镜花缘》中的君子国了?”
他自言自语,语调带着一种玩世不恭的慵懒。
姜小勺刚招呼完一桌客人,转头看见这位,心中立刻浮现出一个名字——晚明小品文大家,生活艺术家,《陶庵梦忆》的作者,张岱!
这位爷可是见识过人间极致繁华与苍凉的主儿,最是懂得享受生活,也最是敏感于时光流逝。
“张宗子先生?”
姜小勺上前,试探着用张岱的号称呼。
张岱闻言,眼中闪过一丝讶异,合上折扇,轻轻拍打掌心,笑道:“不想这异域他乡,竟有人识得张某?有趣,有趣!
掌柜的,此间是何处?有何妙处?”
姜小勺引他到一个相对安静的角落坐下,笑道:“此处名时味居,姑且算是一处……品味时光滋味的地方。
先生觉得此处光怪陆离,却不知先生所处的时代,在晚辈看来,亦是如梦似幻,令人神往。”
这话说到了张岱的心坎里,他一生追忆前朝旧梦,最是感慨时光变迁。
他打量了一下四周,目光在那些亮着的灯饰、轻声播放背景音乐的音箱上停留,又看了看周围食客的现代服饰,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时光滋味……说得妙。
只是这滋味,与张某所忆,大相径庭。
繁华虽似,内核已非。”
语气中带着一丝难以言喻的落寞。
姜小勺心中一动,这位爷是来“寻梦”
的,寻常美食恐怕难以触动他。
需得做一道能勾起回忆、连接古今,甚至带点“梦幻”
色彩的菜。
“先生既来品味时光,晚辈便献丑,做一道【梦华琉璃糕】如何?”
姜小勺提议。
“梦华琉璃糕?”
张岱挑眉,显然被这名字吸引了,“愿闻其详。”
姜小勺转身进入厨房。
他取用当年新下的藕粉,辅以上等琼脂,调入用各种天然食材萃取的汁液——菠菜的翠绿、甜菜根的玫红、南瓜的金黄、蝶豆花的幽蓝,分层倒入模具,每一层都凝固后再倒入下一层,形成色彩斑斓、晶莹剔透的层次。
最后嵌入糖渍的桂花、小巧的枸杞、洁白的莲子,仿佛将园林景致、四时花卉凝固定格于一方水晶之中。
出模后,糕点宛如七彩琉璃,光华流转,精致得不忍下箸。
当这碟如同艺术品的【梦华琉璃糕】被端到张岱面前时,他眼中瞬间爆出惊人的光彩!
他痴痴地看着那晶莹的糕体,斑斓的色彩,内里封存的花果,仿佛透过它,看到了昔年金陵秦淮的灯火,西湖的烟雨,自家府邸园林的四季景致。
“这……这哪里是吃食,分明是……是张某的半生梦影啊!”
他声音微颤,拿起姜小勺提供的精致小勺,竟有些不忍下手。
最终,他还是小心地舀下一小块,送入口中。
糕体入口即化,清凉滑腻,藕粉与琼脂带来了独特的口感,各种天然植物的清香依次在口中绽放,甜而不腻,余味悠长。
更奇妙的是,那糖渍桂花的香气,瞬间将他拉回到了某个秋夜,自家园中桂子飘香,他与友人饮酒赏月的场景……
一滴清泪,竟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