斧神工!
这已非单纯口腹之欲,乃是技艺之巅峰!”
他细细品尝,感受着外皮的酥香、鸭肉的嫩滑、馅料的丰腴与融合,更是对其中体现的“工巧”
与“调和”
理念佩服得五体投地。
【…接待特殊食客:宋应星…满足其“探究百工技艺与万物机理”
需求…获得其高度认可与友谊…】
【…获得状态:【格物致知】…效果:短时间内观察力、分析力提升,善于现食材特性与烹饪过程中的物理、化学变化…】
【…获得特殊物品:《天工开物·膏液篇》补遗心得…效果:宋应星受现代厨房启,对油脂提取、酱料酿造等有了新的理解与猜想,阅读可提升对食材深加工与风味物质提取的认识…】
宋应星心满意足,带着满满几页笔记和一颗被现代(相对他而言)科技与厨艺震撼的心离开了,想必他的《天工开物》若能流传至后世,或许会多出一些越时代的、关于“异域奇器”
与“神乎其技”
的模糊记载。
……
时味居的日常,在林薇成为“知情者”
后,似乎进入了一种新的平衡。
林薇不再暗中调查,而是以一种更为直接但也更为谨慎的方式参与其中。
她经常会带着那个纸质笔记本,记录下观察到的点点滴滴:苏轼对一道新菜的点评,袁枚关于某样食材古法处理的讲述,甚至只是朱载堉无意中哼出的一段古谱旋律。
她开始尝试理解并融入这个奇特的圈子,虽然依旧难免震惊,但更多的是以一种学术研究的态度在对待。
她会帮姜小勺筛选和核实一些来自现代食客的、可能涉及敏感信息的疑问,也会利用自己的人脉,悄悄化解一些来自外界(如工商、卫生部门例行检查)的小麻烦,用实际行动证明着自己作为“盟友”
的价值。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
这日,那位之前被林薇吓退的“饕餮楼”
老板钱富贵又来了。
这次他不是一个人,身边还跟着一个穿着工商制服、面色严肃的中年男子。
“王科长,就是这家店!”
钱富贵一进门就指着时味居嚷嚷,声音洪亮,引得店内食客纷纷侧目,“我严重怀疑他们使用非法添加剂和不明来源的食材!
你看他们这菜的味道,根本不像正常手艺能做出来的!
还有这些装修、这些摆设,故弄玄虚,指不定藏着什么猫腻!
您可得好好查查!”
那位王科长面无表情,拿出证件在姜小勺面前一晃:“我们是区工商局和食品安全局的联合检查小组,接到群众举报,现依法对时味居进行检查,请配合。”
姜小勺心里一沉,知道这是钱富贵贼心不死,动用关系来找茬了。
他强自镇定道:“我们店所有食材都有正规进货凭证,欢迎检查。”
检查人员开始仔细核查进货单、卫生许可证、员工健康证等。
钱富贵则得意洋洋地在店里踱步,东摸摸西看看,嘴里还不阴不阳地说着:“哼,装得挺像!
我看你们那后院里肯定有鬼!
王科长,我建议后院也要重点检查!”
就在这时,林薇从她的角落座位上站了起来,脸上带着职业化的微笑,迎向了那位王科长:“王科长,您好。
我是《城市探秘》杂志的记者林薇。”
王科长显然认得林薇,严肃的脸上露出一丝意外:“林记者?你怎么在这儿?”
“我正在对时味居做一期深度专题报道,关注传统美食与现代经营的结合。”
林薇从容不迫地说道,同时看似无意地亮了一下挂在胸前的、货真价实的记者证,“关于时味居的食材和工艺,我之前已经做过一些初步调查和背景核实,他们的食材渠道虽然有些特殊(她意味深长地看了姜小勺一眼),但均符合安全标准,并且店主姜小勺先生对传统烹饪技艺的复原和创新,很有独到之处,这也是我们杂志关注的重点。”
她的话滴水不漏,既点明了自己在此的正当理由,又隐晦地为时味居的“特殊”
做了背书,同时借助媒体的影响力,给对方施加了压力。
王科长的脸色缓和了一些。
他清楚林薇在业内的口碑和能量,既然她都这么说,而且目前检查也确实没现什么明显问题,再纠缠下去,尤其是硬要检查别人明确表示是“私人工作室”
的后院,恐怕会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