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三章 成功谈成(1 / 2)

卖糖画的中年人上来就先递给江岁安一串糖画。

“姑娘瞅瞅,这是照着您模样捏的。”

还别说,真挺像的,果然是吃饭的手艺,是有真本事的。

俗话说,伸手不打笑脸人,何况人家上来就送礼。

江岁安不是那起子看不起人的,也猜到卖糖画的来意,当下不啰嗦,干脆直接把条件重复了一遍。

这人却比老头精明些,马上问道:“那要是五天内这些蔬菜我没卖掉的话能宽容几天吗?”

江岁安没被他的话绕晕,笑着道:“大叔你没做过蔬菜生意不晓得,要是五天内蔬菜卖不掉,后头就更卖不掉了。”

“这是为何?”

“因为不新鲜了啊。”

中年人恍然大悟,他做糖画生意,一般也就一锅糖,卖不掉好好放起来,搁几天不要紧。蔬菜不一样啊,谁都想吃新鲜的,他要是搁上几天,别人家卖的都是新鲜菜,他这不新鲜的,可不就没人要了吗。

想通这一茬,中年人更愁了。

“卖不掉的菜可怎么办呢?”他问江岁安。

江岁安反问中年人:“糖画要是搁上一两个月卖不掉,你怎么办?”

当然是扔掉,自负亏损啊。

中年人其实何尝不知道做生意总有吃亏的时候,他这么说,无非是见江岁安一个女人家,想逼一逼她,看看蔬菜价格能不能谈下去一点。

江岁安可不上当,她又不是第一天出来做买卖,以前卖土豆是占了个新奇,又赶上了老百姓青黄不接,正需要填饱肚子的好时候,所以从来不愁卖。然而即便如此,在正月里她还是看到了土豆以后可能有的亏损,早早地改变了策略。

君不见如今坊市内外,土豆多么常见,再不是月欲前的稀罕物,供应量十分充足。据说在镇外,更有农家种植大量土豆,价格便宜到三文钱一斤呢。

她毫不客气的反问,让中年人的厚脸皮也有些羞赧,呐呐不能言。

别的小商贩挤上来,殷勤地询问江岁安。

江岁安埋汰了卖糖画的中年之后,也不去多同他说了,同其他人说起来。

中年人到底舍不得这笔好买卖,瞅准机会又同江岁安搭话。

江岁安晾了他几句后,倒也理他,只是不那么热络,但中年人也不敢有怨言。

谁叫他耍小聪明叫人识破了,活该。

最后,街两边的小贩共有六人同江岁安达成了合作的诉求,约定好明日到江岁安家拿第一批菜。

谈妥之后,江岁安又去了别的街,一天跑下来,共有二十二个小商贩,和江岁安合作。

谈了一天,江岁安的嗓子干的都快冒烟了,原本想去坊市再瞧瞧,实在是说不出话来,只好先回家。

到家灌了两大碗灵泉水,喉咙里的烧灼感才消下去。

不过她可没空闲着,明日这些人上门来拿蔬菜,她得把这些菜从地里弄出来啊。

好在她早上出门前,已经让钱小花和钱小草把地里的菜往外弄,该拔的拔,该挖的挖,该采的采。

刚才她到家的时候,偌大的前院已经摆了一地的菜,颇为壮观。

就这个,四个大棚的菜还没弄完,还有不少在地里。

江岁安歇过气来,也赶紧去大棚里帮忙,连从差役队回来的于成也被她抓了壮丁,跟着一起拔萝卜。

几人忙到天黑透,堪堪把菜都收完,百来近的各种蔬菜和萝卜堆在大大的院子里,连个下脚的地儿都快没了。

其实忙到这么晚,不光是收,还要种。毕竟江岁安订下的规矩,是五天后给下一批菜。

按照她的估计,这第一批菜上市,灵泉水的功效应该能再增强一次,应该能在五天内催熟第二批菜。

如果到时候没熟,咳咳,那就只能让商贩们等两天了。反正现在能种早春蔬菜的只有她,不等也没办法。

那江岁安为什么不把这个五天定成七天,定成十天呢,那不就妥妥的了吗?

这是因为江岁安希望能早一点攒够功德救吴年,而且这五天时间,也是她最有把握的时间,她觉得不会出错。

有时候,人的胆子要大一些。灵书上有句话,叫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江岁安宁愿撑死,也不想再尝挨饿的滋味。

他们这么忙,吴大娘一直没有帮忙。

倒也不能说全然没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