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对手出现(1 / 2)

“现代骨,东方魂”

的理念如同一剂强心针,让整个设计团队的思路豁然开朗。

苏晚带领团队日夜兼程,效果图和施工图的深化工作进行得如火如荼。

然而,就在一切看似顺利推进时,一场来自海外的风暴,毫无预兆地席卷而来。

风暴的源头,是法国国宝级设计大师,被誉为“时尚老顽童”

的皮埃尔·杜兰德。

杜兰德年近七十,在时尚界地位然,以其天马行空的创意和毒舌犀利的评论着称。

他曾在苏晚获奖后,私下表达过对“竹韵”

系列的赞赏。

但这一次,他却将矛头对准了苏晚跨界承接顾氏总部设计这件事。

事情的起因,是某国际知名设计杂志在报道顾氏新总部竞标结果时,特意提到了苏晚的“”

工作室团队战胜多家国际顶尖事务所,并着重渲染了她“服装设计师”

的身份以及其“新中式美学”

理念。

这篇报道不知怎的,就传到了杜兰德眼前。

这位大师在他的个人社交媒体上,用法语表了一段措辞严厉、充满讽刺的评论,并迅被各路媒体翻译转载:

“哦!

看看这则令人‘振奋’的消息!

一个做裙子的裁缝,居然要去设计一栋摩天大楼了?(附带一个摊手耸肩的表情)这真是本世纪我听过最幽默的笑话之一!

东方美学?放在衣服上或许是种情趣,但用来支撑一个商业帝国的门面?简直是对建筑艺术的亵渎!

顾氏集团是疯了吗?还是说,这位‘苏女士’除了设计衣服,还有别的什么……‘特殊才华’,说服了决策者?(此处暗示极其明显)我期待着看到一座用丝绸和刺绣堆砌起来的、不伦不类的怪物拔地而起。

这绝对是设计界年度最佳喜剧素材!”

这番充满偏见、傲慢与人身攻击的言论,如同一块巨石投入本就关注此事的国际设计圈,瞬间激起了千层浪。

支持杜兰德的西方设计师和评论家纷纷附和,质疑顾氏集团决策的专业性,嘲讽苏晚的不自量力,将“东方美学”

贬低为“猎奇”

和“装饰品”

,甚至上升到了对华人设计能力的攻击。

“服装设计师就该老老实实待在t台后面!”

“建筑是严肃的科学与艺术,不是靠哗众取宠的概念就能驾驭的。”

“坐等顾氏成为全球笑柄。”

恶意的浪潮隔着大洋汹涌而来,刚刚平息下去的、关于苏晚凭借关系上位的质疑声,再次甚嚣尘上,甚至比之前更加猛烈。

这一次,还带上了文化歧视的色彩。

“”

工作室的电话再次被打爆,邮箱里塞满了质疑和嘲讽的邮件。

连顾氏集团海外的股价,都因此受到了一丝轻微的波动。

工作室里,气氛凝重。

年轻的助理们义愤填膺,却又感到无力和委屈。

林枫气得脸色铁青,差点要直接上外网和杜兰德对骂。

连一向沉稳的梁老先生,也皱紧了眉头,缓缓道:“来者不善啊。”

苏晚看着电脑屏幕上那些被翻译过来的、充满恶意的文字,心脏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紧紧攥住,呼吸困难。

杜兰德在国际设计界的地位太高,他的否定,如同一座大山,压得人喘不过气。

这种被权威全盘否定、连带自己珍视的文化也被践踏的感觉,比之前赵铭的质疑要难受百倍。

她关掉网页,闭上眼,深吸了几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恐慌和愤怒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这时,她的手机响了,是顾晏舟。

“看到了?”

他的声音从听筒里传来,听不出什么情绪,但苏晚能感觉到那平静之下蕴藏的冷意。

“嗯。”

苏晚的声音有些涩。

“需要顾氏法务部律师函,或者公关部介入吗?”

他问,将选择权交给她。

苏晚沉默了几秒。

用资本的力量去压制言论吗?那只会坐实杜兰德关于“特殊才华”

的污蔑,让这场争论变得更加丑陋。

“不。”

她再次睁开眼时,眼神已经恢复了清明与坚定,“他是设计师,我是设计师。

这场仗,应该在设计的领域里打。”

顾晏舟在那头似乎低笑了一声,带着赞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