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梦》杂志的专访如同一石激起千层浪,将苏晚的知名度推上了一个全新的高度。
这一次,人们关注的焦点不仅仅是她“顾太太”
的身份,或是她在华夏艺术中心项目中的杰出表现,更是她本身所展现出的才华、气质与独特的美学理念。
杂志封面那张在阳光下沉静思考的侧影,被无数人转载评论,被誉为“设计师颜值天花板”
。
专访文章中被广泛传播的,除了她对东方美学的深刻见解,还有那句关于“家人支持”
的温情告白,这为她赢得了大量路人好感,也让她迅收获了一大批粉丝。
这些粉丝成分复杂,有崇拜其才华的设计系学生,有欣赏其独立女性人设的职场精英,也有单纯被其颜值和气质吸引的年轻男女。
他们自地在社交媒体上组建了后援会,称呼她为“晚晚女神”
或“苏老师”
,密切关注着她的一切动态。
“”
工作室的官方社交媒体账号粉丝数呈指数级增长,每条状态下面都充满了热情的留言和赞美。
工作室的电话也变得更加繁忙,除了合作邀约,偶尔也会接到一些想要联系苏晚本人的粉丝来电,都被助理礼貌地挡了回去。
然而,粉丝的热情有时也会越过界限。
一天下午,苏晚正在工作室里审核一批新到的面料小样,前台助理面色有些古怪地捧着一大束极其扎眼的、由99朵厄瓜多尔红玫瑰组成的花束走了进来,花束中间还放着一张烫金的卡片。
“苏总监,这……是送给您的。”
助理的语气有些犹豫,“送花的人没留下名字,只说是您的……‘忠实仰慕者’。”
工作室里其他正在忙碌的员工也纷纷投来好奇的目光。
苏晚看着那束浓烈得近乎俗艳的红玫瑰,蹙了蹙眉。
她接过卡片打开,上面用打印字体写着一行字:
【致光芒万丈的苏晚女士:你的才华与美丽,如同这玫瑰般令人心折。
期待与你相遇。
——一个渴望与你探讨设计的同行】
没有署名,语气却带着一股莫名的自信和暧昧。
苏晚有些哭笑不得,将卡片随手放在一边,对助理说:“以后这种没有明确署名的私人花束,直接拒收就好。”
“好的,苏总监。”
助理连忙点头,抱着那束碍眼的玫瑰出去了。
这仅仅是个开始。
随后的几天,工作室又陆续收到了几份来自同一个匿名“仰慕者”
的礼物——限量版的钢笔,某奢侈品牌新出的香水,甚至还有一张某顶级私人会所的会员卡。
礼物都价值不菲,附带的卡片措辞也一次比一次大胆直白,从“探讨设计”
逐渐变成了“希望能有幸共进晚餐,深入交流”
。
这些举动已经明显出了普通粉丝的范畴,带着强烈的追求意味。
工作室的员工们私下不免窃窃私语,既觉得好笑,又有些替苏晚烦恼。
苏晚本人倒没太放在心上,只当是某个狂热的追求者,吩咐助理处理掉礼物,并加强了前台的筛查。
她的大部分精力都投入在艺术中心的设计深化和“”
品牌新系列的筹备上,无暇他顾。
然而,这些细微的动静,却没能逃过顾晏舟的耳目。
他虽然没有直接过问,但特助秦风会定期将一些与苏晚相关的、可能需要注意的动向,简洁地汇报给他。
当听到有匿名男性持续向苏晚工作室赠送贵重礼物,并附有暧昧卡片时,顾晏舟正在签署文件的手几不可查地停顿了一下,金丝眼镜后的眸光倏然转冷,如同结了一层薄冰。
他面上没有任何表情,甚至连眉头都没皱一下,只是淡淡地“嗯”
了一声,表示知道了,便继续处理手头的工作,仿佛这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秦风察言观色,知道boss这是不高兴了,但具体会如何反应,他也不敢妄加揣测。
当天晚上,顾晏舟如常回到家中,与苏晚一起用餐,询问她艺术中心项目的进展,聊些日常琐事,神态自若,没有流露出丝毫异样。
苏晚也并未将那些无聊的骚扰放在心上,没有特意向他提起。
直到深夜,苏晚洗漱完先睡下后,顾晏舟才独自来到书房。
他拨通了一个号码,声音在寂静的夜里显得格外低沉冷冽。
“查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