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éc1at派对如同一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在苏晚的事业生涯中激起了巨大的、影响深远的涟漪。
派对结束后不到一周,各种合作邀约便如同雪片般飞向“”
工作室,其规格和分量都远以往。
然而,在所有邀约中,有两个截然不同的机会,如同摆在苏晚面前的两条岔路,让她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第一个机会,来自léc1at集团本身。
在派对后的第三天,léc1at的全球总裁弗朗索瓦·杜兰德先生,亲自通过他给苏晚的私人号码打来了电话。
寒暄过后,他直接抛出了一个极具诱惑力的橄榄枝:
“苏晚女士,经过派对上的交流以及我们后续对您和‘’品牌的深入了解,我们诚挚地邀请您加入léc1at,担任品牌新设立的‘亚洲创意顾问’一职。”
杜兰德先生的声音通过电波传来,沉稳而充满诚意,“这个职位将直接向我汇报,负责为léc1at在亚洲市场的产品设计、品牌形象以及高定系烈提供战略性的创意输入。
我们愿意提供行业内顶级的薪酬待遇,以及léc1at全球平台的资源支持。”
他顿了顿,补充道,语气带着一种难以抗拒的蛊惑:“您将有机会与马修(雷诺阿)这样的设计大师并肩工作,参与决定全球时尚的走向,您的名字将与léc1at的百年辉煌紧密相连。”
挂断电话后不久,一封详细列出了优厚待遇和职责范围的正式offer便到了苏晚的邮箱。
这是一个无数设计师梦寐以求的终点。
顶级薪水、世界级的平台、与大师合作的机会、无需承担经营风险……几乎可以一步登天。
但苏晚敏锐地察觉到,这份offer的光环之下,隐藏着潜在的束缚。
“创意顾问”
终究是顾问,她的设计理念必须服务于léc1at的百年品牌调性和商业目标,她个人的风格“”
很可能需要被淡化,甚至雪藏。
几乎在同一时间,第二个机会,以一种更具挑战性的方式出现。
国内最具实力的时尚集团——“风华国际”
的掌门人,亲自约见了苏晚。
对方在高度赞扬了她在派对上的表现和“”
品牌的独特潜力后,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合作方案:
由“风华国际”
注资,与苏晚联合成立一个全新的、定位更高端的独立设计师品牌。
“风华”
负责资金、生产、渠道和商业化运营,而苏晚则拥有绝对的创意主导权和品牌冠名权,新品牌将完全基于她的美学理念进行打造,目标是将其推向巴黎、米兰的国际时装周。
“苏总监,我们看中的,是你身上那股纯粹的、未被完全商业化的创作力和独特的东方美学视角。”
“风华”
的掌门人目光锐利,“我们不想把你变成另一个léc1at的顾问,我们想和你一起,创造属于中国、也能影响世界的下一个‘léc1at’。
当然,这条路风险很高,需要你全身心投入,而且前期可能面临巨大的市场和舆论压力。”
这两个机会,如同天平的两端。
一端是稳妥的康庄大道:高薪厚职,顶级平台,光环加身,但可能失去自我,成为庞大商业机器中的一个高级齿轮。
另一端是冒险的攀登之路:高风险,高投入,前路未知,需要披荆斩棘,但能完全掌控自己的创作,有机会真正打造一个源自东方的世界级品牌。
苏晚将自己关在工作室里,对着电脑屏幕上并排打开的两份文件,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léc1at的offer像一件华丽而合身的礼服,穿上它,她立刻就能站在聚光灯下,享受赞誉。
而“风华”
的方案,则像一块未经雕琢的璞玉,需要她耗费无数心血去打磨,结果可能璀璨夺目,也可能黯然失色。
团队成员们得知这两个选择后,也分成了两派。
一派认为应该接受léc1at,这是最快获得国际认可的方式;另一派则热血沸腾地支持创立新品牌,认为这才是真正实现设计师价值的路。
“苏总监,léc1at的平台太大了,错过了可能就没有下次了!”
“可是去了léc1at,‘’怎么办?我们好不容易才做起来!”
“和‘风华’合作虽然自主权大,但万一市场不买账,或者后期理念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