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章 震惊四座(1 / 2)

“星河”

计划的核心实验室,成了顾氏集团内部最神秘也最引人瞩目的地方。

权限层层加密,进出皆需最高级别许可。

关于里面的进展,流言四起,但真相被严格封锁。

然而,一些零碎的消息,还是如同水银泻地般,悄然在高层和技术骨干间流传开来。

其中最令人难以置信的传闻,都围绕着同一个人——苏晚。

“听说昨天苏顾问一个人,只用了一个小时,就解决了芯片团队卡了整整两周的低功耗调度算法难题!”

“何止!

材料组那边,根据她提出的那个什么‘生物场感知’理论,初步合成的复合材料样本,对微振动的灵敏度比传统材料高了三个数量级!

简直匪夷所思!”

“设计部那边更神,她随手画的几张节点外观草图,直接被林总监奉为圭臬,说那是‘科技与自然的完美融合’……”

这些传闻起初被当作是下属们对“总裁夫人”

的夸大其词,直到一次决定“星河”

计划关键路径的内部技术论证会。

会议由顾晏舟亲自主持,参与的都是“星河”

计划各大模块的负责人,无一不是业界翘楚,其中不乏一些持保留态度的元老。

会议的目的是评估当前技术路线的可行性,以及……确认苏晚提出的那个惊世骇俗的“分布式智能感知网络”

架构,是否真的具备落地可能。

会议室内,气氛严肃。

巨大的环形桌旁坐满了人,苏晚的位置在顾晏舟身侧。

先言的是硬件负责人,一位头花白的老工程师,他推了推眼镜,语气凝重地指出了分布式架构面临的第一个巨大挑战——海量节点间的时钟同步与数据一致性难题,这在传统计算机领域都是极其复杂的问题,更何况是在资源受限的微型终端上。

问题抛出,会议室陷入沉默。

这确实是横亘在“星河”

面前的第一座大山。

就在这时,苏晚轻轻敲了敲桌面。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在她身上。

她没有看演讲稿,甚至没有看屏幕,只是平静地开口:“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引入一种改良型的、基于事件触的异步共识机制。”

她拿起电子笔,在共享屏上快勾勒起来。

流畅的公式、精妙的逻辑框图、简洁的核心伪代码……她一边书写,一边清晰阐述,将那个晦涩难懂的技术难题,从数学原理到工程实现,层层剥茧,娓娓道来。

她的思维跳跃极快,却始终围绕着核心逻辑,从分布式系统理论,到通信协议优化,再到硬件时钟电路的微调建议,信手拈来,仿佛她的大脑里装着整个相关领域的知识图谱。

起初,那位老工程师还皱着眉头,试图找出其中的漏洞。

但听着听着,他的眉头渐渐舒展,眼神从质疑变成了惊愕,最后化为了彻底的叹服。

苏晚提出的方案,不仅完美地解决了时钟同步问题,还极大地降低了通信开销和计算负载,这简直是神来之笔!

“妙……太妙了!”

老工程师忍不住击节赞叹,“苏顾问,您这个思路,完全绕开了传统的死胡同!

这……这需要同时对分布式算法和硬件底层有极其深刻的理解才能做到啊!”

苏晚只是微微颔:“这只是初步构想,具体实现还需要硬件团队的同事们细化。”

没等众人从第一个问题的震撼中回过神,软件安全的负责人又抛出了一个关于海量节点可能带来的安全攻击面倍增的担忧。

苏晚几乎没有停顿,立刻切换了思维频道。

“安全层面,我们需要构建一个动态的、基于行为信誉的零信任防护体系。”

她再次执笔,开始阐述一套全新的安全模型,从节点身份的动态认证,到异常流量的智能感知与隔离,再到基于轻量级区块链的数据完整性保护……

她的话语如同最精准的手术刀,将复杂的安全威胁分解得清清楚楚,并给出了层层递进的防御策略。

其思维的缜密性和前瞻性,让在场的所有安全专家都感到脊背凉——不是害怕,而是兴奋!

他们仿佛看到了未来网络安全的全新范式。

紧接着,是能源管理、是数据融合、是抗干扰设计……一个个尖锐的、足以让任何一个专项团队头疼数月的难题被接连抛出,而苏晚,就像一位拥有无穷宝库的魔法师,总能从不同的“口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