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冷战与反思(2 / 2)

一起重新梳理商业模式。

她引导陈序思考,除了艺术装置,他的核心技术还能应用在哪些领域?是否可以开小型化的消费级产品?是否可以与文旅项目、高端疗愈空间进行更深度的结合?

她不再空谈价值,而是尝试用顾晏舟能够理解和接受的“语言”

——更严谨的数据、更清晰的逻辑、更可行的商业路径,来重新包装和论证这个项目。

这个过程对她而言并不轻松,需要跳出舒适区,学习全新的知识领域。

但她甘之如饴。

因为她知道,这不是妥协,而是成长。

想要与顾晏舟真正地并肩,站在同样的高度对话,她就必须补足自己相对薄弱的环节,让自己的感性洞察能够建立在更坚实的理性基础之上。

短暂的冷战期,成了两人各自反思与成长的宝贵阶段。

顾晏舟在绝对的理性中,开始为感性与长远价值留出一片空间。

苏晚在炽热的感性外,开始构建严谨的理性框架。

他们都试图向着对方的世界靠近一步,不是为了屈服,而是为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更坚固的联盟。

夜晚,顾晏舟回到家中,现书房的灯还亮着。

他轻轻推开门,看到苏晚正伏在案前,对着电脑屏幕上的财务模型蹙眉思索,手边还摊开着几本厚厚的金融教材。

那一刻,他心中那点因分歧而产生的芥蒂,瞬间烟消云散,只剩下满满的心疼和难以言喻的骄傲。

他的晚晚,从来都不是需要他庇护的藤蔓,而是能与他共同成长、彼此雕琢的橡树。

他没有打扰她,只是默默地去厨房,为她热了一杯牛奶。

冷战,在无声的反思与各自努力中,悄然融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