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后,“星河资本”
投资委员会针对“虚空之舞”
项目的第二次审议会议召开。
与上一次弥漫着分歧与紧张的气氛不同,这一次,顾晏舟与苏晚并肩走入会议室时,神色从容,步伐一致,甚至偶尔会低声交流一两句,眉眼间带着一种经过磨合后愈沉稳的默契。
各位合伙人已然就座,目光在两人之间微妙地流转,带着探究与些许好奇。
他们都听说了上次会议的不欢而散,也敏锐地察觉到了今天这对核心搭档之间氛围的不同。
会议开始,顾晏舟没有给项目方先陈述的机会,而是直接走到了主讲台前,操控着投影仪。
巨大的屏幕上,呈现出一份结构清晰、内容详实的新版投资建议书。
“各位,”
顾晏舟开口,声音沉稳有力,“关于‘虚空之舞’项目,经过与苏晚主席的深入探讨和重新论证,我们提出一个新的投资方案,请各位审议。”
他没有提及之前的争执,而是直接切入核心。
“先,我们承认,该项目若仅作为纯粹的艺术装置进行商业化运营,确实面临商业模式模糊、回报周期过长等显着风险。”
他坦承了之前理性分析的结论,这让几位原本持否定态度的合伙人微微颔。
但紧接着,顾晏舟话锋一转:“然而,我们亦不能忽视其独特的核心价值。
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他切换幻灯片,屏幕上出现了清晰的技术路径图。
“第一,技术衍生价值。
项目团队所掌握的高精度磁悬浮控制算法,在抗干扰、多体协同及极端环境稳定性上具有显着优势。
我们建议,将此项技术进行模块化封装,成立独立的技术授权子公司,目标市场定向为高端商业展示、博物馆文物保护、以及特定工业领域的无损支撑系统。
根据初步市场调研和财务模型测算(他展示了苏晚参与构建的、已趋严谨的模型),该部分业务在未来三年内,有望实现盈亏平衡,并逐步产生稳定现金流。”
幻灯片上清晰的数据和逻辑严密的推导,让几位资深投资人眼神认真起来。
这部分论证,弥补了项目最大的短板——商业可持续性。
这时,苏晚自然而然地接过了话语权。
她站起身,走到顾晏舟身侧,姿态优雅从容。
“第二,是其不可替代的艺术与社会价值。”
她的声音清越,带着一种抚慰人心的力量。
屏幕上切换为“虚空之舞”
那美轮美奂的演示影像。
“我们认为,这种能够引深度哲学思考、具有强大冥想和情感共鸣力量的艺术形式,本身就是一种稀缺的公共产品。
它对于提升城市文化品位、缓解现代人精神焦虑,具有潜在的、难以量化但真实存在的积极影响。”
她目光扫过在场众人,眼神坚定而真诚:“因此,我们提议,由顾晏舟先生与我个人共同起,并联合其他认同此理念的方量,成立一个非营利性的‘前沿艺术与科技融合基金会’。
该基金会将独立运营,专注于支持像‘虚空之舞’这样,处于科技与艺术交叉地带、具有深刻人文关怀但短期商业回报不明确的前沿探索项目。
‘虚空之舞’的艺术装置部分,将作为该基金会的个重点支持项目,确保其艺术理念得以纯粹、完整地呈现和传播。”
她顿了顿,总结道:“简而言之,我们的新方案是:以商业化的技术授权,为项目的‘身体’注入生存下去的血液;以公益性的艺术基金,守护其独一无二的‘灵魂’。
两者并行不悖,互为支撑。
技术授权带来的收益和品牌效应,可以反哺基金会;而基金会支持的纯粹艺术探索,又能为技术授权业务提供最顶级的品牌背书和无法复制的文化内涵。”
顾晏舟适时补充,语气斩钉截铁:“这意味着,我们既履行了作为基金管理人对资本负责的理性义务,也践行了‘星河资本’投资未来、点亮星火的感性初心。”
方案阐述完毕,会议室里陷入了一片寂静。
几位合伙人面面相觑,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震惊与叹服。
这个方案,太精妙了!
它完美地绕开了之前无法调和的矛盾,创造性地将理性商业逻辑与感性人文价值结合在了一起,形成了一个自洽且富有弹性的闭环。
它既展现了顾晏舟对风险控制和商业规律的绝对尊重,又淋漓尽致地体现了苏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