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联合授课(1 / 2)

“星河资本”

凭借“虚空之舞”

等几个极具代表性的成功案例,以及其独特的投资理念,迅在业界声名鹊起。

而顾晏舟与苏晚这对“事业合伙人”

的黄金组合,也成为了无数商学院课堂上传奇般的案例。

他们的母校,国内顶尖的商学院,向他们出了最诚挚的邀请,希望他们能以客座教授的身份,共同为eba和顶尖的本科学生开设一场联合讲座,分享他们的商业哲学与实践心得。

两人欣然应允。

讲座的题目,经过一番斟酌,最终定为——《商业的逻辑与艺术的直觉》。

这个标题本身,就充满了张力与话题性,一经公布,报名通道瞬间爆满,甚至有不少已毕业的校友想方设法“蹭”

课。

讲座当天,能容纳数百人的阶梯大教室座无虚席,连过道和后排空地上都站满了慕名而来的学生。

当顾晏舟与苏晚并肩走进教室时,现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顾晏舟依旧是一身剪裁合体的深色西装,气质沉稳矜贵,是经典的商业精英形象。

而苏晚则选择了一套设计感十足的米白色裤装,干练中不失柔美,智慧与优雅并存。

两人在讲台上落座,相视一笑,那种无需言语的默契,瞬间抓住了所有人的注意力。

讲座由顾晏舟开场。

他站在巨大的屏幕前,逻辑清晰地阐述了商业世界中不可动摇的基石——严谨的数据分析、理性的决策模型、可控的风险评估、清晰的盈利模式。

他引用了“星河资本”

在技术授权业务上的决策过程作为案例,展示了如何用冰冷的数字和严密的逻辑,构建起商业大厦的坚实框架。

他的讲述如同精密的手术刀,冷静、准确,充满了力量感,引得台下那些未来商界精英们频频颔,奋笔疾书。

“但是,”

顾晏舟话锋一转,目光投向坐在一旁的苏晚,眼神变得柔和,“如果商业仅仅止步于逻辑和数字,那么我们创造的,可能只是一个高效运转的机器,却缺少了触动人心灵的温度,和引领未来的远见。”

他优雅地做了一个“请”

的手势,将舞台交给了苏晚。

苏晚站起身,走到台前。

她没有立刻说话,而是先播放了一段“虚空之舞”

那美轮美奂的视频。

当那悬浮舞动的叶片出现在屏幕上时,整个教室响起了一片低低的惊叹。

“大家刚刚看到的,是逻辑计算和工程技术的结果。”

苏晚开口,声音清越,如同山涧清泉,流淌过每个人的心田,“但驱动这一切的,最初只是一个看似‘不切实际’的念头——如何用科技,去捕捉和表达风中无形的韵律,去演绎东方哲学中关于‘空’与‘有’的思考。

这,就是艺术的直觉,是越数据表格的灵感火花。”

她并没有否定顾晏舟所强调的逻辑,而是巧妙地将“艺术的直觉”

置于一个更高的引领位置。

“直觉并非空想。”

苏晚环视台下那些年轻而充满求知欲的面孔,“它源于对人性深刻的洞察,对世界细腻的感知,对美与真理本能的追求。

在商业中,它可能表现为对潜在需求的敏锐嗅觉,对产品‘灵魂’的精准把握,或者是在无数数据中,现那个被忽略的、却可能改变格局的‘异常值’。”

她引用了“星河资本”

投资“虚空之舞”

的决策过程,坦诚了当时的分歧,以及最终如何找到理性与感性平衡点的方案。

“逻辑告诉我们风险,而直觉指引我们价值所在。”

苏晚总结道,目光熠熠生辉,“最卓越的商业,从来不是逻辑与直觉的二选一,而是让逻辑为直觉保驾护航,让直觉为逻辑开辟新疆域。

它们如同人的左脑和右脑,共同协作,才能创造出真正伟大、既能高效运转又能温暖人心的作品。”

她的讲述,充满了感性的力量和哲学的思辨,与顾晏舟形成了完美的互补和升华。

到了互动环节,现场气氛更是火爆。

有学生提问:“顾总,苏老师,在面临重大决策,逻辑和直觉冲突时,你们如何最终抉择?”

顾晏舟与苏晚相视一笑。

顾晏舟拿起话筒,沉声道:“冲突意味着我们需要更深入的沟通和理解。

我会努力用苏晚能理解的‘语言’,比如更长远的社会价值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