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家主办的年度慈善晚宴,是京市上流社会一场不容错过的盛事。
今年,这场晚宴更是备受瞩目,因为这是顾晏舟与苏晚在正式接手部分家族基金会事务后,次以主导者的身份公开亮相。
无数双眼睛都在暗中注视着,想看看这位年轻的“顾太太”
,究竟能否撑起顾家慈善的门面,尤其是要应对顾家内部那些心思各异的亲戚和德高望重的老一辈。
晚宴设在顾氏旗下的一家七星级酒店宴会厅,水晶灯流光溢彩,衣香鬓影,觥筹交错。
顾晏舟与苏晚作为主人,自然是最受关注的焦点。
顾晏舟一身经典黑色礼服,气度沉稳,游刃有余地周旋于商界巨擘和政要名流之间。
而苏晚,则选择了一袭霁青色的露肩长裙,裙摆缀以同色系的水晶,既不失庄重,又凸显出她清雅脱俗的气质。
她挽着顾晏舟的手臂,唇角含着恰到好处的微笑,应对着各方来客的寒暄与祝贺。
然而,真正的考验,来自于顾家内部。
几位旁支的叔伯婶母,端着酒杯,笑容满面地围拢过来。
“晚晚现在是越来越能干了,听说基金会那边都要交给你打理了?真是后生可畏啊!”
一位珠光宝气的婶母笑着开口,语气亲热,眼神却带着审视。
苏晚微微一笑,语气谦和却不失分寸:“婶母过奖了。
我只是协助晏舟,跟着爷爷和各位长辈学习,尽一份心力而已。”
“听说基金会今年要调整资助方向?有些传统的项目是不是要考虑削减了?那可都是你爷爷当年一手扶持起来的。”
另一位叔伯状似无意地提起,话语中带着试探。
苏晚神色不变,从容应答:“李叔请放心,基金会尊重历史和传统,已有的优秀项目不仅不会削减,还会持续投入。
我们只是在思考,如何能让基金会的资源挥更大的社会价值,比如探索一些更符合当代需求的新领域。”
她巧妙地将“削减”
转化为“拓展”
,既安抚了旧人,又点明了改革的方向。
这时,一位在家族中颇有声望、观念较为保守的族老,在晚辈的搀扶下走了过来。
他打量了苏晚几眼,语气带着长辈特有的威严:“慈善,讲究的是雪中送炭,是润物无声。
花样太多,反而失了本心。”
这话语带着明显的敲打意味,周围瞬间安静了几分,不少目光都聚焦在苏晚身上,想看她会如何应对。
顾晏舟眉头微蹙,正要开口,苏晚却轻轻捏了捏他的手臂,示意她自己来。
她上前一步,对着族老微微躬身,态度恭敬,声音清越却不容置疑:“三叔公教诲的是,慈善的本心确实是扶危济困,润物无声。
正因如此,我们才更需要思考,如何用更有效、更可持续的方式,将这份‘炭’送到真正需要的人手中,让这份‘雨露’滋养更广阔的土地。”
她不卑不亢,既尊重了长辈,又清晰地表达了与时俱进的观点。
族老盯着她看了几秒,哼了一声,未置可否,但眼神中的锐利似乎缓和了些许。
寒暄与试探告一段落,晚宴进入了最重要的环节——慈善拍卖及基金会年度规划展示。
轮到苏晚上台介绍基金会新一年的重点计划时,全场目光汇聚。
她站在灯光下,身姿挺拔,气质卓然,没有丝毫怯场。
她没有赘述过往的功绩,而是直接切入主题,展示了一个名为“薪火相传·未来学者”
的创新公益计划。
“我们认为,慈善不仅仅是资金的援助,更是人才与希望的培育。”
苏晚的声音通过麦克风传遍全场,“‘未来学者’计划,将聚焦于那些在基础科学、前沿科技、人文艺术领域展现出卓越天赋,但因家庭贫困或资源匮乏而面临辍学风险的青少年。”
她详细阐述了计划的运作模式:不仅提供全额的奖学金支持,更会邀请顾氏及“星河资本”
生态内的顶尖科学家、艺术家、工程师,以及像陈念这样的国手传人,组成“导师团”
,为这些“未来学者”
提供一对一的学术指导和人生规划。
同时,基金会将设立专项实验室和创作空间,为他们提供实践平台。
“我们旨在,”
苏晚的目光扫过全场,带着一种坚定的力量,“不仅为他们扫清经济障碍,更要为他们点燃理想的火种,搭建通往未来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