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5章 另一个身份(1 / 1)

九月,清华美院的报告厅里座无虚席,连过道都挤满了学生。

苏晚站在讲台前,身后投影着品牌巴黎旗舰店的实景照片。

今天她不是设计师也不是企业家,而是新受聘的客座教授。

同学们好。

她开口,声音清亮,今天我们不谈设计理论,来聊聊怎么让你们的创意不被现实埋没。

台下顿时安静下来,无数双年轻的眼睛专注地望着她。

去年在巴黎,她切换幻灯片,展示一件正在拍卖的智能礼服,这件作品拍出了天价。

但你们知道吗?最初的投资人说我疯了,把光纤和苏绣结合是违背市场规律

她讲述着如何用商业计划书说服投资人,如何在传统工艺与科技间找到平衡点,又如何让东方美学在国际舞台绽放光彩。

每个案例都是教科书上找不到的实战经验。

所以,她望向台下,你们要学的不仅是设计,更是如何守护你们的设计。

互动环节,一个染着粉红色头的女生举手:苏教授,如果商业和艺术冲突了怎么办?比如投资人要你改设计迎合市场

好问题。

苏晚微笑,我先生——星河资本的顾晏舟先生,曾经告诉我:真正的商业智慧,不是妥协,而是创造新的规则。

她展示aura系统的案例:我们不是削足适履地改变设计,而是用科技拓展了设计的可能性。

最后的结果,既满足了商业需求,又越了艺术预期。

另一个男生问:那如果就是找不到平衡点呢?

那就先做出来。

苏晚调出她早年的工作室照片,看,这是我们第一个工作室,在胡同的自行车棚里。

但就是在这里,我们做出了被vogue收录的作品。

她分享了一个从未公开的故事:当年为了坚持某个设计细节,她曾连续三个月每天只睡四小时,亲自跑遍长三角寻找合适的供应商。

有时候,她的目光扫过全场,坚持本身就是最好的商业策略。

因为极致,本身就是最大的卖点。

课程结束前,她布置了一个特别的作业:请你们为一款智能产品做设计,但要用商业计划书的形式提交。

记住,你们不仅是设计师,更是自己作品的守护者。

学生们涌上讲台提问,苏晚耐心地一一解答。

有个害羞的女孩小声问:苏教授,您是怎么做到同时经营品牌和做设计的?

因为我有个最好的合伙人。

苏晚温柔地回答,他负责让我不必为现实妥协,我负责让他的投资值得骄傲。

离开美院时,院长亲自相送:您今天的课,比我们整个学期的商业课都实用。

车驶出校园,苏晚收到顾晏舟的消息:「讲得如何?」

她回复:「和他们说了你创造规则的理论。

那边很快回应:「那下次该轮到我讲课了,说说艺术家如何教会商人看见美。

夕阳西下,苏晚望着窗外掠过的银杏树。

这一刻,她不仅是顾太太、品牌创始人、企业合伙人,更成为了点亮下一代创意火种的引路人。

而这份新身份,或许是她职业生涯中最珍贵的桂冠——不是因为她站上了讲台,而是因为她让更多年轻人相信,艺术与商业从来不是对立的选择,而是可以共同谱写的乐章。

在这个秋日的午后,苏晚用她的故事告诉每个怀揣梦想的年轻人:最美的创作,是让理想在现实中开花。

而这条路,她正与心爱之人并肩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