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分家(2 / 2)

长子方信十岁,幼子方林只有五岁。

一般人家,父母不是偏疼长子就是偏疼幼子,哪怕是偏疼长子多一些,也会因为幼子年纪最小就多看护着一些。

小时候也的确是如此。

但是就是长房的长子方明读书这件事情把这一切彻底改变了。

那时候四房还只有一个闺女儿,照理说跟四房是没啥关系的,可是从小沉默敏感的方全贵却从这件事情上对父母有些失望了。

其实老方家也不是吃不上饭的人家,因为人口众多,相对而言,劳动力也多,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庄户人家,每年地里的出息也是够吃的。

至少饿不死,在村子里也算是中等偏上的条件。

可他爹方老爷子一定要跟大伯家攀比,还弄到卖儿卖女的地步。

他们全家人供了十年,还只是供了一个童生,童生上面还有秀才,举人……

读书虽说是唯一的出路,这一点谁都明白,可是要想供个读书人出头,实在是太难了。

对他们而言,更是不小的负担。

每个月的束修就不是一笔小数目,还有文房四宝,这些都是必不可少的。

还有,读书人到底是跟庄稼汉子不同的,方明手不能提肩不能抗的,作为读书人,衣裳打扮还要比一般庄稼汉子体面些。

不能穿着短褐去读书,这有辱斯文,衣衫不得体是对圣人不敬。因此必须要准备两套长衫,一套穿着,另一套换洗。

布料也不能差,这关乎到脸面。

方老爷子和宁氏老俩口平时也就张张嘴的事情,大体上的活儿,银子还是要靠几个儿子凑。

其实大家早就厌烦的这样的生活。只是老俩口还后知后觉罢了。

方全贵虽然沉默,可是心思却是活的,从那个时候开始,他就悄悄的出去跟人学手艺,让林氏在家能低调就低调,把几个孩子给看好。

他每个月挣的银子,一部分瞒着没交给宁氏,都是自家攒下来的。可以说,他一直在等待一个合适的,跟爹娘提出分家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