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以这几日都跟王氏较劲儿呢。不过梁氏是个聪明人,知道如今不光是自己的婆婆刘氏,就是太婆婆宁氏也都站在嫂子王氏这边。
自己的胜算不大。
这个时候就需要自己再妥善的想个好办法了。
如今这好事不正送上门来了吗?
但是婆婆刘氏明摆着瞧不上姑姑方青荷那模样吗?她若是上去给人说好话,她那婆婆的鼻子可是很灵的。
所以梁氏在等一个机会。
“姑,你咋进来了?”这时候,方青荷就进来了,一脸喜气洋洋的。“娘,您咋还坐着呢,这您的亲孙女儿带着新女婿都进门来了。”
梁氏忙站起来。不过方青荷这个时候的注意力可不在梁氏的身上。有个附和,方青荷心里倒是舒坦。
“大嫂,你们也别干坐着,快,快给新孙女婿倒茶啊。”
刘氏眯着眼睛,皮笑肉不笑的,“我们都是长辈,也要他先见过娘,再喝茶,不着急,这着急了反倒是掉价了。”
刘氏这话刚说完,方青荷的脸色就沉了下来。
“娘,这啥掉价不掉价的,你看大嫂这话说的,这还是文化人的娘呢,我看也不过如此,这新孙女婿进门,大家伙儿都热闹起来,要不然还以为咱们不乐意做这门亲事还是咋的?”
宁氏的脸色果真就是拉了下来。
她的确是对翠竹没啥感觉,毕竟分开了那么多年的孙女儿,她也不是就这么一个孙女儿。
况且因为姚氏心里一直有疙瘩,宁氏如今见着翠竹,心里就只犯膈应。
如果不是礼数,今儿她这大门都不愿意开。
可是自己最疼爱的女儿张罗着,宁氏倒是愿意给几分面子,而方青荷向来强势,也会说话,这黑的都能被她愣是说成白的。
宁氏偏就吃这一套。
梁氏忙说道:“我去,我去,娘,你们都坐着。”
王氏看了梁氏一眼,不屑的翻了一个白眼,正好就被刘氏看在眼里,刘氏不是傻子,对这两个儿媳妇儿的明争暗斗那是看在眼里的。
不过梁氏和王氏越是不合,就越是有利于自己管束自己的儿媳妇儿。
所以刘氏心里是舒坦的,她最怕的就是两个儿媳妇儿的关系太好,两人联合起来对付自己,或是隐瞒自己什么事情。
到时候可就没自己什么事情了。
反之,若是两人不和,那么就说明两人不可能有什么时候联合起来隐瞒自己。
而王氏却落得个逍遥自在,她觉得梁氏这是在抛媚眼给瞎子看,就他这大姑的性子谁不知道。
事情做的好了,她觉得你是应该的,做的不好了,就是落一通埋怨,所以不管是做好做不好了,都没一句好话的。
也就是梁氏这个傻子才能想出讨好她的想法,按照王氏的想法,那就是啥都不用做,反正只要不是做了让她看不顺眼的坏事就行。
还真别说,王氏比梁氏就聪明在这上面。
因为王氏的男人是读书人,在家里有体面,在外面的亲戚面前也是有体面的,毕竟是童生娘子。
所以哪怕是她什么都不做,就这么坐着,都有人跟她说话。
梁氏进来之后就看到方青荷跟王氏有说有笑的,脸色顿时就阴了下来,自己这又烧水又送水,又上茶的,方青荷愣是没跟自己说一句话。
可是妯娌王氏就这么坐着,方青荷就跟她说话了。
这里面看似没啥,可是差别却大了。
但是这更加激起了梁氏的斗志,无论如何,都要狗子去读书,如今四房都分家了,就只剩下长房。
这老俩口都跟着长房,大伯子已经是童生了,就算是按照排序也应该轮到自己的男人了。
梁氏就挤了过去,直接在方青荷的身边坐了下来,也不管自己把王氏给隔开了。
“大姑,瞧瞧你,这家里有喜事儿,可不是人看着都年轻了好几岁。”
方青荷也是一个爱听好话的,这好听的话谁不喜欢?
“是吗?哈哈,你这孩子真会说话。”
“哎哟,我这笨嘴巴,怎么敢在大姑面前班门弄斧,我就指望着我家狗子能跟冬瓜一样能说,我就高兴了。”
这“冬瓜”说的可不是吃的那种冬瓜,而是方青荷最疼爱的一个孙子。
方青荷生了两个儿子,一个闺女儿,两个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