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三婶,郑春娥。
她将碗筷拿到儿子陈传福跟前,“你还小,正在长身体,多吃点。”
“我都20了, 浩哥跟我一样大的时候,娃都有了。”陈传福道,“我真吃不下,吃了腊肉,再吃稀饭,一点味都没有。”
其他正在吃稀饭的,听到陈传福这个话,突然觉得往日不错的稀饭,也没啥味了。
寡淡的很。
“家里也弄了腊肉,晚上我给你炒。”郑春娥道。
“才几条腊肉?那是要留着年饭吃的,现在离着过年还有些日子,今天吃了,过年吃什么?”陈庆谷道。
他看着陈传福,骂道,“我看你就是故意的,被陈浩一个顿面条就给收买了,故意回来气我。”
“你真那么馋腊肉,念着陈浩的好,你过去跟他过。”
每次提陈浩,他心里就不痛快。
“我倒想过去跟他过,就是给他做儿子,那也行,至少能天天吃上腊肉。”陈传福道。
“你给他做儿子,那我是什么?”陈庆谷气的不轻。
放下碗筷,四处找趁手的东西,想抽这个不孝子。
辈分都乱了!
陈浩一家吃过早饭,又待了一会儿,便听到锣鼓声。
“公社的车来了,派了辆卡车。”有村里的人,一边往陈浩家里跑,一边喊。
村口到陈浩家里的路还算宽的,没一会儿的功夫,一辆卡车就开到了陈浩家门口。
刷了新漆,只是可能一时半会找不到原漆,新刷的跟原来的颜色有些不太配。
卡车前头的引擎盖上,挂着一朵大红花。
两侧扯着条幅。
“花山公社优秀同志表彰大会!”
“1个工分1毛钱!”
卡车上还站着几个人,都是公社的同志,还有位女同志,手里拿着相机,一看就知道是搞宣传工作的。
一番介绍,寒暄过后,陈浩上了卡车。
“各位同志,领导,辛苦了,吃点糖,抽根烟。”童倩手里拿着高粱饴,给公社过来的几人,每人都抓了一把。
烟也是,每个男同志都递了两根。
“太客气了,不用那么见外,陈浩同志为公社,为队员做了贡献,就该表彰,让各个干部都学习学习,也是让队员坚信,跟着大队走,跟着公社走,跟着党走,生活一定会越过越好。”女同志跳下卡车,拍了不少照片。
这名女同志叫沈慧琴,在公社宣传办公室工作。
平日里没少下到生产队,拍摄各种新闻素材,可这一次,到了陈浩家里,她眼睛放亮,太多可以拍摄,用来宣传的素材了!
“等会儿再走,我先拍几张照片。”沈慧琴拿起相机。
红砖房,拍!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