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默认 第321章 陈浩同志,来,一起喝一个(2 / 3)

;“这是你自己分析出来的?”刘怀德看着陈浩,惊讶的问道。

    这个分析看着简单,可没有一定政治敏感度的,是瞧不出来的,陈浩能一眼瞧出来,实在不简单。

    “如果连这点本事都没有,这点政治觉悟都没有,我哪敢搞分田到户,哪敢搞大棚种植,那不是自己给自己找不痛快吗?”陈浩笑着说道。

    扮猪吃虎的感觉就是好。

    他哪有什么政治觉悟,不过是比别人多活了几十年,有前世的经验,对政策走向非常清楚。

    由果导因,谁还不会说?

    “这倒是,能弄出分田到户的人,这点眼光肯定是有的。”刘怀德点点头,“好多人以为你搞分田到户是胆量大,实际上你是政治能力强,加上胆子大,敢为人先。”

    刘怀德对陈浩的评价很高。

    一开始,他对陈浩的判断也错了,只以为陈浩是胆子大。

    一次还能说是碰巧,是胆子大,但两次就不是碰巧了,而是这个人的的确确有真本事。

    “只不过是喜欢看报纸,看新闻,将别人唠嗑的时间,放在阅读上,放在思考上,经常想一想,谈不上什么政治能力有多强。”陈浩摆了摆手,稍微谦虚了下。

    他接着又道,“有这两个原因,所以我的建议是等到年底的时候,再将红旗生产队的情况写成文章,投到内参资料上,这样跟大的政策更显得相得益彰,能遥相呼应。”

    “而且到了那个时候,整个花山公社,参与分田到户的户数肯定会增加不少,大棚种植面积也会有提升,包括红旗生产队准备种植人工的木耳和香菇,包括草莓,这些也都可以写进文章里去。”

    “这都是分田到户的好处,丰富了农产品的种植种类,增加了土地的灵活性,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你说的很有道理,到时写相关的文章,还得要你这边提供些帮助,帮着参考参考,给些意见。”刘怀德道。

    “没问题。”陈浩没有丝毫的犹豫,答应了下来,“就是现在生产资料方面还是有些紧缺,用来盖大棚的塑料薄膜,还有准备用来搞人工种植的木料等方面,比较难买。”

    “这个的确是有些难,花山公社好多大队,生产队,都在分田到户,都在搞大棚种植,虽然力度还没有红旗生产队这么大,但整体的生产资料的消耗,需求,比以往要大不少。”刘怀德道。

    “不过也不是没有办法解决,红旗生产队是分田到户的先锋,又是最先搞大棚种植的,为了接待各地来参观,学习的领导干部同志,还建了招待所和食堂,省里领导过来考察,公社里肯定也要大力支持。”

    “公社这边资源有限,我会跟县里反映,争取让县里多调些生产资料过来,帮助红旗生产队的发展。”

    红旗生产队搞了这么久,县里也没啥表态。

    既不支持,也不反对。

    “政策方面,信号明显了,县里应该也会支持。”陈浩道,“由公社出面反应,肯定比普通老百姓好。”

    “我就提前代表红旗生产队的村民,谢谢领导的支持。”

    “你是普通老百姓?这话也就骗骗跟你不熟的人,认识你的人,谁不知道你的本事?”刘怀德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