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默认 第250章 你想去哪工作?(2 / 3)

到户的,也算是第1个比较集中搞大棚种植的,一步领先便能够步步领先,将来红旗生产队的发展势头,肯定跟大多数的农村不一样。”

    “凭借着第1个搞大棚,第1个搞分田到户,获得的关注将会是全国性的,到时候到红旗生产队来参观的单位会不少,包括来参观的领导干部,还有个人,同样也会不少,这些人过来都得要吃喝拉撒,招待所和食堂就能产生利润。”

    政治地位是可以产生经济效益的。

    最通俗的一个例子就是做干部,往上爬,有了政治地位后,就能够带来源源不断的经济收益。

    放在其它方面也是一样的道理。

    随着社会的开放,人口的流动性增大,到红旗生产队来参观的人会越来越多,完全可以将红旗生产队发展为一个旅游景点。

    陈浩对这些都有计划。

    一步步的来,将红旗生产队发展为自己的基地,不单单是农业基地,还得是其它方面的!

    第一个搞分田到户,不仅仅是让红旗生产队的村民吃饱肚子,还能为红旗生产队带来丰厚的后续经济收益!

    红旗生产队村民的都得感谢他。

    “你要是对做饭方面感兴趣,想要到城里去待着,看看城里的景象,我也可以安排,华山饭店和兴盛酒楼都还可以安人进去。”陈浩又道。

    “当然,去饭馆不一定是要做饭,包括管理,也同样也需要人,到县里的饭馆去工作,一个月的工资比生产队的招待所这边要高些,能有三四十块钱。”

    “另外,逢年过节也会发些福利,有油,有米,有肉,有时候也会发红包。”

    听到陈浩的描述,陈传福已经惊呆了。

    他知道陈浩这几年日子好过了不少,在长丰县那边负责2家饭馆的生意,,可再具体一些的内容,就不太清楚了。

    可没想到陈浩本事这么强,随便就能够安排他到长丰县的饭馆工作,一个月的工资还不低,能有三四十块钱,逢年过节的还会发福利。

    福利还这么丰厚!

    “不是说壮劳力得要留在生产队,不能去城里吗?安排我去城里工作,会不会让浩哥你难做?”陈传福问道。

    他生怕给陈浩添麻烦。

    “规定是死的,人是活的。”陈浩道。

    他朝外头瞧了一眼,自家的鸡鸭在屋前寻觅着吃食,没有人过来,声音放低了些,“规矩是给老实人定的,聪明人都遵守潜规则。”

    “知道啥是潜规则吗?就是不被法律认可,不被传统的道德所认可,但却在行业,在社会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

    “陈东升和陈伟既然能去县里,你自然也能去。”

    记工分,搞集体制,其实也束缚了劳动力,分田到户后,效率提升了,劳动力也得到了解放。

    实际的情况也的确如此。

    分田到户后,加上经济的改善,城里迎来了用工潮,很多农村的富裕劳动力都往城里跑。

    过几年后,也就是1984年,为了应对到城里找工作的农民,出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