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台厂的厂长目前还只是对等县处级,并非正厅级别,但哪怕是县处级,也不是平头老百姓轻易可以接触的。
不过茅台酒厂处在很关键的节点,周高廉需要快速解决茅台酒厂的亏损问题,陈浩让张俊以此作为突破口,能更好的解决批条问题。
又跟张俊交代了几句,陈浩这才离开。
张俊却是一脸忧愁,不知道陈浩说的法子到底行不行。
卡车就在兴盛酒楼外边,陈浩开着回了公社,找到孙苗苗,给了她100块钱的福利。
“你手下有几个人帮忙?”陈浩又问道。
“有三个人。”孙苗苗道,“都是信的过的,收购农产品的事,他们一开始就跟着我了。”
“这个人数少了些,你得多留意着些,后面肯定还需要不少人。”陈浩道,“等过完年,生意得要往市里发展,三个人,加你一个也才四个,人手肯定是不足的。”
他又拿出180块钱,给了孙苗苗,“最信任,能挑大梁的那个,给80,余下的两个,给50块钱。”
“花山饭店,兴盛酒楼,包括张俊那边,都有,往后每年,如果我们还一直在合作,这样的福利会一直有。”
钱给了孙苗苗后,陈浩开着卡车,回了村。
除夕的前一天,下了雪。
陈浩,妮妮,小朵,三人在屋前的空地上堆着雪人。
“爸爸,爸爸,我找了根大萝卜,你给雪人插上,当它的鼻子。”妮妮从屋里拿出一根萝卜。
双手捧着。
硕大的白萝卜。
“得用胡萝卜,白萝卜这么大,哪能当鼻子。”童倩站在门口,笑着道。
插队下乡,乃至结婚的几年时间里,冬天很让人难熬,晚上睡不好,被絮薄,就盖的里头塞了些棉花,垫的是稻草。
大人难熬,小孩子更难熬。
小娃子不小心感冒生病了,更是要人命,担心的成宿睡不着。
可如今,她不怕过冬了。
生活宽裕了,先前难熬的那些日子,讨厌的那些时节,再去看,发现居然也有些不少趣味。
“喝点姜汤吧,浩哥,妮妮,小朵,小倩姐,我熬了些姜汤,喝点暖暖身子,驱寒。”陈小婷在自家屋前喊着。
拿了碗,盛了些姜汤,里头放了红糖,要不然小娃子不喝。
妮妮和小朵两个娃子也安静了,在屋里坐着,喝红糖姜汤,陈浩端着碗,吹了吹,吸溜了一点,抬头看了看天,“雪小了,喝了姜汤,就去县里。”
“今年还去县里备年货?”童倩问道,“家里的丸子还没炸,忙的很,吃的也够了,要不你去吧,我和娃就不去了。”
“问问小漫,看她过不过来。”
日子好过了,过年的时候,家里也忙了,打扫卫生就不说了,主要还是要炸丸子,藕夹,鱼块,还有红薯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