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入朱子霖口,又能入他眼的东西,特别是食品,肯定是很好的。朱子霖吃第一块珍珠白玉糕便赞不绝口,他还一口气吃了好几块。
“这种珍珠白玉糕,也是李福记卖的吗?”朱子霖好奇地问。
“是的!这是我们高薪聘请乡村的老艺人精心制作的,这种珍珠白玉糕,工序繁杂,配料多,在制作过程种,最讲究经验和手感……”
一旁的秀英听着小巧说话,她差点没忍住笑出声来,什么“高薪聘请”“老艺人”“工序繁杂”……哪里有这么多讲究啊,如果不是小巧答应收留做米花糕的贵秀,恐怕贵秀现在吃了上顿还愁下顿呢!
不过,贵秀现在老龙镇,米花糕也是在老龙镇做的。就算崀州有人吃过米花糕,但绝对没有吃过这么好吃的米花糕,小巧这么把米花糕介绍给朱子霖,也是没有问题的。
“我想请教李掌柜一个问题,像这种珍珠白玉糕,如果我带会京都去,时日长了,会不会受潮呢!我感觉这白玉糕一受潮,味道肯定大打折扣。”
朱子霖被小巧的一套说辞说得心动不已,这种小吃,如果带到京都,老人小孩都喜欢吃,肯定很受欢迎。
“这个确实是个问题!我们店里的保管方法是先用油纸严严实实包扎,然后放到木箱子里,不让珍珠白玉糕接触到空气中的水分,因此也就不会存在受潮一说。如果您要带去京都,路途遥远,还真不好说。”
小巧不敢有半点夸大其辞,她只是实话实话自己是如何保管珍珠白玉糕,至于朱子霖能这么保证珍珠白玉糕不受潮,那是他的事情。
“如果从你这里拿来时不受潮,我可以保证我送去京都的路上也不会受潮。”朱子霖做了一辈子盐商,盐也是要防受潮的,怎么防受潮,他还是有不少办法。
“那最好不过了,朱掌柜要的话,您出发去京都前,我让乡下的老艺人送珍珠白玉糕过来,新鲜出锅的,味道更香,口感更脆。”小巧一鼓作气要拿下朱子霖这个第一天找上门来的顾客。
“行,我今天先认个门,这是我的定金,五天后,我教人来取东西,五十份崀州三宝,一百斤珍珠白玉糕。”
“没问题!朱掌柜,一百斤珍珠白玉糕是不是每一斤包成一份呢?”
“好!这个你做主。”朱子霖起身,“我家中还有点事要处理,下次我们有机会再见面会谈。”
“欢迎朱掌柜有空来小店做做,喝喝茶,聊聊天,尝尝我们李福记的土特产。”小巧也跟着起身,送朱子霖到店门口,一直目送他的离去,直到他的背影消失在街道远处。
“小巧,这个朱掌柜怎么扔下三两银子,什么东西都没带回去?”秀英在收拾谈话间的东西时,看到茶几上放着的三两银子,觉得不可思议:这朱掌柜不是有毛病吧,这样散财的?
“秀英婶,这是朱掌柜的定金,人家有钱任性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