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6章顺便做做广告(1 / 1)

“谢谢大家的信任,我小巧虽然是一个村妇,但也是老龙镇人,而且,我男人也在村里帮大家建房。对于村里的环境卫生问题,我肯定不会坐视不管。既然大家这么相信我,我就把我的想法和大家说说……”

接着,小巧便把她一些想法和族长和七大房的房头说了出来:

首先要改建的是村里那些猪圈和牛栏,小巧建议村里的猪圈和牛栏都用水泥铺地,不让粪便渗透到底下,特别是盛猪尿和牛尿的坑,必须要做水泥池,确保这些猪尿和牛尿不漏到地里;

第二,以后村里建新房子,一定要在房子旁边建有水泥池的卫生池,卫生池里的粪便保证不渗透到地里,当然,前提是池里的粪便要及时清理。

至于那些现在还没有能力建新房的人家,还使用茅厕的,小巧建议村里的动员他们把茅厕改造一下,池子再也不能随便挖一个坑就了事,一定要用水泥池。

小巧的口中,不断提到“水泥”这个词,老坑村人知道“水泥”是什么回事,但药铺掌柜和大夫们却是听得云里雾里,不知是怎么回事:李大夫口中说的“水泥”到底是什么,能有这么强大的作用呢?

“李大夫,能请教一下吗?我很好奇,你说的‘水泥’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有药铺掌柜终于忍不住好奇心,问小巧。

“哦,这是我们发明的一种粉末状的东西,好像药粉一样。这种叫水泥的东西,拌水后浇在地上,不但坚固,而且滴水不漏,水无法渗透进去。这种水泥砌的池子,起码可以保证一百年不会坏!”小巧借这个机会,为自己生产的“水泥”打了一个“小小”的广告。

当然,这绝不是前世的牛皮癣小广告,这是货真价实的造福于民的大好事啊!

“李大夫,你这么一说,我还真要感谢你呢!”其中一个憨厚的房头对小巧说。

“哦?这位叔,怎么称呼你呢!怎么你突然说感谢我?”小巧对这那个房头说。

“我叫林华,是三房的房头,前几个月,我家就是请你家男人做的房子,现在已经住进去了,觉得你们设计的卫生间真是太好了,在家里就能解决进茅厕的问题,而且没有一点臭味。进了茅厕,把木盖子一盖,什么味道都没有……”

原来,三房房头林华,家里刚刚请三饼他们给他建了新房,住进新房后,林华一家人发现这房子是越住越喜欢,特别是那个卫生间,很是方便。

以前家里的老人和小孩去茅厕,林华总是担心老人和小孩一个不小心掉到粪池里。因此,知道家中老人和孩子去茅厕时。林华总是多一个心眼,老人和孩子时间稍长没有回来,就跑到自家茅厕门口去喊,听到里面有声音才放心下来。

现在好了,老人和孩子都在家里上茅厕,再也不用担心。

更方便的是,那些粪便通过管道流到新房旁边的池子里,如果要挑去地里浇庄稼,也方便得很。

“只是,我心里还是有点想法。”林华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