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6章尽释前嫌(1 / 1)

潘黄河在雅间喝了约莫半炷香时间的茶。

这时,雅间外面隐隐传来孔掌柜、小巧等人说话的声音,潘黄河赶紧出到雅间门外。

这一看,潘黄河傻眼了:高县令和李之曦老先生居然也来了!

“高,高县令,李,李老先生……”潘黄河说话都不利索起来,他三步并作两步走,在高县令和李之曦面前行了礼。

“小巧,这是——”高明远问小巧。

“哦!这是崀州城里黄河书店的潘掌柜,就是我和你介绍过,刻字制版很优秀的那位。”小巧赶紧介绍道。

“原来是潘掌柜,以后要多多辛苦你了!”高明远难得双手抱了抱拳,算是回礼。

“高县令放心,我一定会兢兢业业,认认真真把事情做好!”

潘黄河心想:怪不得小巧出手这么大方,定金就给十两银子,原来是高县令要刊印书籍。不管的小巧还是高县令,两人都是有钱的主,这点钱对于他们来说,简直不值一提。

“李老先生,晚辈潘黄河,开办黄河书店,还请李老先生多多提携晚辈。”潘黄河对着李之曦也行了个大礼。

鹤发童颜的李之曦见眼前这个书店的掌柜如此谦虚,也尊敬自己,心里也就默认这人能干事。

“哪里敢说提携,互相交流,互相交流。”李之曦客气地说。

几人进到雅间后,小巧一一这才对潘黄河说了刊印“崀州人文”系列书籍的事。

潘黄河这才知道,自己刚才差点闹大笑话,摆了个天大的乌龙:自己一直以为要出书的是高县令,原来竟然是一直默不做声的李之曦。

幸好,潘黄河没有厚此薄彼,不然的话,还真的让自己没有台阶可下。

小巧把线牵好,又搭好了桥,化解了李之曦和高明远之间的误解。大家在饭桌上气氛很是融洽。

潘黄河在饭桌上明确表态,接下来,书店除了卖书外,其他活一律不接,只是专心致志地刻板,争取三个月内制好一本书的版,一年半内把六本书全部刊印出版完毕。

见潘黄河是个实在人,高明远又这么热心出资,最重要的是小巧愿意为此事跑前跑后,李之曦当即答应把书稿拿出来刊印,并诚恳地请高明远写序:

“高县令,你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来寒舍拜访我。只是当时的我因为前几任县令的不作为,加上自己一直生活在乡间,未能热情接待高县令。如今,高县令不计前嫌,还刊印拙作,真是令老夫汗颜。老夫斗胆请高县令为拙作写序……”

高明远心里很是感叹:李之曦果然是个坦**、有骨气的读书人,八十多岁的老人,竟能当着小巧和潘黄河的面向自己道歉,那份胸襟,实在难得。

“李老先生言重了,当时,我也是抱着学习的态度来拜访李老先生的。李老先生的态度,让我回到衙门后思考良多,这也是督促我这么多年来做官为民要脚踏实地、为民办事的警醒啊!”

高明远这话没错,连读书人都对县令嗤之以鼻,你还指望谁看好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