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巧,我也有话想和你说呢!”老根笑吟吟的,欣赏地看着小巧。
“这么巧,那老根叔你先说。”小巧没想到老根有话和自己说。
“不了,还是小巧先说吧!”
小巧没想到老根也这么喜欢看玩笑,还要给一个悬念自己。不过,就要过年了,大家都忙,小巧也要抓紧时间。
“是这样的……”小巧把自己的想法一一道来。
别说老根,就是二春听着,也是感觉一脸懵逼:怎么可能,小巧和三饼,居然要给村里五十岁以上的老人,每人发五百文钱红包,给他们过年,见者有份!
“小巧,你说的是真的吗?三饼也同意这么做吗?”
老根觉得,谁的钱都不是刮风刮来的,都是辛辛苦苦一文一文积攒下来的,村里五十岁的老人少说也有几十个,那可是好一大笔钱啊!
“叔,你放心好了,这是我和小巧一起商量好的。吃了早饭,麻烦叔去派人去请村里五十岁以上的老人来祠堂,我和小巧献献爱心,聊表心意。”三饼微笑着和老根说。
这一天,注定是碧水湾村沸腾的一天。
“五十岁以上的老人去祠堂,小巧和三饼给每位老人发一个五百文钱的红包。”这个消息像长了翅膀似的,不到一炷香时间,就已经传遍整个村子。
根本不用去请,家里有五十岁老人的,不是老人自己来,就是家人陪着老人一起来。除了老人,村里的青壮年和小孩也过来看热闹,看看这到底是不是真的。
在大家疑惑的眼光中,送红包爱心活动终于拉开大幕:
老根坐在桌子后面,前面是一张大红纸,还有笔墨。
村里凡是满五十岁的老人,来到祠堂,老根便在红纸上记上名字。随后,小巧恭恭敬敬地把一个厚实的红包,递给老人。
每个老人都得到一个五百文钱的大红包,分文不少。
很多老人领过红包后,拉着小巧,絮絮叨叨地说上一大通话:谢谢小巧;我们村里有这么好的媳妇,真是我们村的夫妻;你和三饼一定会有一堆好看的宝宝;你们会长命百岁的;你们想多少就能赚多少……
一开始,是一个老人拉着小巧说话,接着是两三个老人,最后是一堆老人围着小巧唠嗑……小巧的脸上,始终挂着如春风般的笑容,耐心地和小巧说话。
最感动的,是村里的奀丁老婆婆!
奀丁老婆婆有两个儿子,可是两个儿子长大分家后,都是名副其实的“妻管严”,不给爹娘粮食,逢年过节也没有半两猪肉送去给老人。
就连孩子想去爷爷奶奶哪里玩,也被凶恶的媳妇喝住,不让孩子去玩。
刚开始,奀丁和老伴的日子过得还不错,毕竟两个老人自己挣钱自己花,还有一些积蓄。老人想孩子,买一些零食和小玩意,想让孩子来玩,可孩子却不敢去爷爷奶奶那里。
因为,每去一次,他们的娘就用树枝打他们的屁股。渐渐地,孩子们也不敢去爷爷奶奶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