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3章煮汤碗(1 / 2)

大年初一,碧水湾的习俗一是给村里的长辈拜年,二是村里的走得近的人互相走动拜年。

大林提议去老根家拜年,也是合情合理的,因此,很快得到二春和三饼的赞同。

三兄弟和小巧一起,带着孩子,浩浩****地朝老根家走去。

去到老根家门口,小巧看到,他家门口已经铺了一层厚厚的红色鞭炮纸。这表明,已经有很多人来给老根叔拜年了。

村里的习俗,只要没过元宵节,去别人家拜年和作客,第一次去的时候,是一定要放鞭炮的。一是喜庆,二是热闹,同时,也好告诉主人家:有人来你家作客了。

大林、二春和三饼三人拿出鞭炮,用叼在嘴里的纸烟点着。“噼里啪啦”一阵响动后,果然,老根的堂客秀珍走了出来。

“原来是大林三兄弟啊,咦,小巧也来了,快,快请进来。”秀珍的脸上,洋溢着欢喜。

村里的人都来自己家里,给自己的男人和自己拜年,说明自己家男人的人缘好,威信高,这是好事。

“秀珍婶,过年好!”

“秀珍婶,新的一年顺顺利利。”

“秀珍婶,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好!好!大家过年都好!都进来吧!”

进去里面,小巧发现,村里有好几个认识的都在里面,比如二狗、润生、大军等等。

见小巧他们进来,先到的村里人马上让座:“三饼,你们坐,我们已经坐了很久了,正要去下一家呢!”

“大林,你今年来得很早啊!”

“小巧,没想到你年初一就回到村子里来了。等下一定要来我家坐坐啊!”

老根见大林和两个弟弟一起过来,连小巧也过来了,心里很是高兴。原来他还想着怎么去找小巧,商量村里明天要举办的“百家宴”呢,没想到,小巧居然来到自己家里。

“秀珍,你去做午饭,今天中午小巧他们就在我们家吃饭。”老根马上指挥自己的堂客去厨房做饭。

“老根叔,年饱节饱的,我们一个上午都在吃菜喝酒呢,不用去做饭了,我们来给你拜年,祝老根叔身强力壮,带着一家人发大财。”小巧连忙制止老根叔。

“好!好!借你吉言,大家都发财。”老根转过头,继续和秀珍说,“不做饭,就去煮几个汤碗吧!小巧可为碧水湾村做了不少好事呢!今天一定要在我们家吃汤碗。”

“吃汤碗”的习俗很简单,但也很隆重,是村民最虔诚的待客之道。

因为是平时难得吃到的粉面,家家都用大碗来盛,里面有鸡汤或肉汤,所以当地人都叫做“汤碗”。

每家每户的“汤碗”,做法各不相同,但鸡蛋和粉面是绝对不能缺少的,有的人家还会放一些猪肉进去。

一般来说,“汤碗”先下好粉或面,然后炒瘦肉(或鸡肉)、再夹上两个或四个煮熟的鸡蛋,有的还在汤中加一点点黄酒。

这样满满的一大碗“汤碗”端出来,代表着主人的热情与好客,你如果不吃,主人便认为瞧不起他们。就算你串了很多门,面对“汤碗”,你起码也要象征性地吃一点,以表示对主人的尊重和感谢。

因为“吃汤碗”是一个很高的礼仪,一般是在重大节日或者特殊日子,煮给客人或者重要的人吃,有象征团圆的意思。

在碧水湾村,过年前一个月,家家户户都开始储存鸡蛋,以便过年食用。

吃汤碗,是农村孩子过年时最快乐的事情之一。因为,客人象征性地吃一点后,有肉的汤碗,要么给老人吃,要么给孩子吃。

老人一般都溺爱孩子,舍不得吃,就给孩子吃。

还有的家庭,鸡蛋和肉舍不得给老人和孩子吃,客人走了,把粉面给老人孩子吃,鸡蛋和肉留下来,等下一个客人来的时候,再放这些鸡蛋和肉进去。

没办法,没钱,要省着用啊!

像这种情况,在老根家是绝对不存在的。老根的母亲,六十多岁,年前小巧也包了个一个大红包给老人家呢!老人家早就把这一大笔钱给了老根。

加上秀珍勤快,养了不少下蛋的鸡,她积攒了一百多个鸡蛋过年呢!

小巧他们和老根在外面聊,秀珍在厨房里忙。

“老根叔,今天下午都安排好人在祠堂里杀鸭子吧?”小巧问。

“都安排好了呢!我叫我家堂客和村里的堂客都说了,听说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