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资本家?不,人民企业家! 第264章 卖爆!卖爆!(2 / 3)

市场并非不认可高端国产车,只是不认可不够极致的产品。

    只要产品做得好,消费者是愿意为有技术、有设计、有故事的国产高端品牌支付豪华溢价的!

    警钟轰然敲响!

    这一刻,看着刺眼的“一小时大定4700辆”或“一小时28亿销售额”的字眼,国内外车企纷纷警醒。

    于传统燃油车企业而言,它们发现,自己赖以赖以生存和发展壮大的发动机、变速箱等技术壁垒被完全绕过。

    “星河·启明”的性能、平顺性、智能化程度、驾乘舒适度、未来科技感,是它们用传统的燃油技术无法企及的!

    大家都是车。

    用电的新能源汽车可以放肆地往车里堆多块大屏幕,堆冰箱、电视、音响。

    油车却不敢这么放肆。

    电量有限啊!

    哦,你说“星河·启明”是插混,并非纯电,那又如何?

    你就说它有没有足够的电量,支撑大屏、冰箱、电视、音响的用电消耗吧。

    于受到群星科技启发,“提前”于2013年、2014年期间成立的造车新势力如大鹏、楽视、那乇、未来、极点而言,它们发现,必须用超越时代的技术和体验去挑战巨头,而不是做“便宜一点的替代品”。

    否则便不足以从传统车企巨头口中,抢下足够养活自己的市场份额!

    因此,在群星科技披露“星河·启明”一小时大定突破4700辆的数据之后,几乎所有车企紧急召开了会议。

    惊人默契地,车企们的议题都是“研究星河·启明现象”。

    会议结束之后,车企们的研发部门被要求重新评估汽车技术路线,营销部门被要求重新思考品牌定位。

    总之,“星河·启明”的成功,让资本看到了新能源汽车对燃油车的威胁,也让资本看到了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潜力!

    资本逐利。

    完全可以预见,一大笔热钱会涌入新能源汽车行业。

    那些已经成立和即将成立的造车新势力,将会迎来一波风口。

    雷布斯有句名言,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上天。

    “星河·启明”的成功,必然会带动一波造车浪潮。

    不过泥沙俱下,鱼目混珠。

    究竟能有几家新能源车企可以活过三年,尚未可知,且拭目以待。

    而王诩对此不感兴趣。

    他更加关注的,是“星宿”四象系列的销售情况。

    于他而言,走奢华路线的“星海”和走高端路线的“星河”都不是最值得上心的对象,走性价比路线的“星宿”才是。

    原因很简单。

    有钱人的消费能力虽强,但是人数有限。

    想要惠及普罗大众,真正要做的便是发展好“星宿”这个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