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资本家?不,人民企业家! 第186章 关于助学基金的二三事(2 / 3)

sp; 王诩给两人各倒了一杯水,同时问道:“莫总有和你们说过,我打算个人出资,设立一个面向偏远地区农村的助学基金的想法吧?”

    “嗯。”孙无尘和柳桂梅齐齐点头应道。

    “你们呢?你们是什么想法?愿不愿意离开集团的员工序列,帮我把这个助学基金办起来?”王诩和声问道。

    他这人向来民主。

    如果孙无尘和柳桂梅不愿意,他是不会强迫对方的。

    大不了另找他人。

    孙无尘和柳桂梅对视一眼,由柳桂梅作为代表回道:“王总,能被您相中是我们的荣幸,我们很乐意替王总筹办助学基金。”

    王诩对柳桂梅的回答很满意,目光却落在皮肤黝黑的孙无尘身上。

    看着这个主动申请去大西北种树却在走之前“摆”了自己一道的家伙,王诩的小心眼发作了。

    他声音淡漠问道:“你呢,孙无尘,你怎么想?你不是很喜欢种树吗?”

    孙无尘咽了咽喉咙,嘿嘿一笑:“王总,都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助学和种树本质上是一回事嘛。王总个人出资办的助学基金,既然相中我了,我肯定是非常乐意给王总效劳的。”

    “呵……”王诩冷哼了一声,却没有任由自己的小心眼继续发作下去。

    理了理情绪,王诩认真询问道:“说说你们对如何办好这个助学基金的想法吧。”

    孙无尘和柳桂梅又对视了一眼。

    这一次,孙无尘做起了代表,开口回道:

    “王总,我们认为,想要办好这个助学基金,就得首先明确偏远地区尤其是山区农村的办学困难有哪些。

    第一点毫无疑问是经济落后,当地人供不起家里的子女读书,所以存在辍学或者隐性辍学也就是在校但无心读书的情况。

    要解决这个问题,难又不难,不难又难。

    部分地区,全额资助学杂费,就能解决这个问题。

    另外一部分地区,即便全额资助学杂费,也无法解决这个问题。

    或许还要考虑帮助学生家庭开辟一个较为稳定的收入来源,让这些严重贫困的家庭能够负担得起减少一个‘劳动力’的损失!

    第二点是硬件设施严重落后且不足。

    包括但不限于校舍危旧、基本教学设备匮乏、生活设施欠缺。

    这个问题是最好解决的,投钱建校买设备就行。

    第三点是交通不便与信息闭塞。

    以西南为例,有很多村子在大山里,山路崎岖。

    学生们上学路途远,耗时长,安全隐患大。

    针对这个问题,必须和当地政府紧密配合,建桥、修路、设立公共交通路线等等。

    情况复杂,需要下很大的力气、投很多的钱,才有一定的可能解决这个问题。

    第四点也是最难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