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好人有好报(1 / 2)

“我救了二十多人,一个没死!这三个条件,我一个都还没讨尽,您就要反悔?”

“铮——”

义辰的刀尖离她脖子只有不到一拳远。

可绵绵却一动不动,只是一直盯着黎安。

“义辰。”

“收刀。”

义辰握着刀柄的手紧了紧,最终还是听命收刀。

“宋姑娘别误会。我不是要反悔,只是等你真开始筹备了,咱们再细说规矩。毕竟……”

话还没说完,外面忽然传来了一阵马蹄声。

“大人,我去看看!”

义辰脸色一变,转身冲了出去。

宋绵绵见状,准备收拾东西走人。

黎安按住了她的食盒上。

“这盒子先放这儿。本官还想好好看看,里头有没有什么特别的讲究。”

宋绵绵心中疑惑。

一个破竹盒子,能有什么讲究?

可看黎安一脸认真,她也不好多说什么。

“我家就这一个盒子,要是弄丢了……”

“放心,回头我让义辰送回去。”

听及次言,宋绵绵便行礼告辞了。

等确定她走远了,黎安立马打开食盒,拿起一块点心放进嘴里。

这是自他离京后,吃得最舒心之物。

这边,宋绵绵刚出县衙大门,便瞧见义辰正站在不远处的街角。

他在和身边的其他侍卫交谈,而他们腰间刻着“禁军”的腰牌什么显眼。

宋绵绵心头一紧,然后悄悄拐进了县衙旁一条静谧小巷。

确认四周安全后,她一边念念有词,一边碰了碰玉佩。

下一秒,她的意识便被拉入了一个空间。

空间中雾气缭绕,清泉中央一株黄芪正缓缓沉浮。

这正是前天她在马临崖半山腰的石缝中,偶然发现的那一株野黄芪。

原本只是普通山货,但经带灵泉滋养几日后竟然成了上等药材。

做完一切,她才抽离出来,然后走出小巷。

刚迈出巷口,宋绵绵就看见了一位六旬老汉。

他肩上背着一个沉甸甸的竹篮,篮中堆满了刚采下的山货。

宋绵绵停下脚步,语气温和。

“大爷,麻烦问一下,哪家药铺收药实在、给价公道?”

“姑娘,你是来买药的,还是和我一样,想卖点山货换几个铜板用用啊?”

“我采了些药材,想换银子,好贴补家用。”

“那可真巧了!我正要去同仁堂卖草药,你要不嫌弃,一块儿走呗?”

他顿了顿,随即放低语调。

“那个吴掌柜虽然总爱压价,一副精明相,可眼光倒是贼准,啥药材到他手里,只消瞧一眼,就知道年份、产地、药性好坏,从没走过眼。”

“那就劳烦大爷带路了。”

老汉点点头,继续前行。

他走路有些跛,右腿似乎受过伤。

宋绵绵见状,上前一步,伸手托起竹篮的一角。

两人并肩而行,一路上谈了许多进山采药的门道。

终于,她们到达了同仁堂。

宋绵绵跟在老汉身后,走入药铺。

店内药香浓郁,一位中年男子正在看账本。

两人一进门,老人就颤巍巍地走上前,将手中的药篓递了过去。

“吴掌柜,您给看看,今儿这货成色咋样?我可是挑了最嫩的一茬黄精,一早就晾在竹席上了。”

吴掌柜抬眼,随手从药篓里抓了一把黄精,仔细端详。

“这要再晾两天才够干。八钱一斤吧,不能再多了。”

老头一听这话,面上的笑容僵住。

“掌柜的,您这话可就不地道了!这黄精我可是翻了三遍晒的,每一根都干透了!您摸摸看,哪根还潮?这么多年老主顾了,您今儿这价压得太狠了啊!这不是打我的脸吗!”

吴掌柜不语,只是提过一杆小秤,称了分量。

“两斤四两,按八钱算,算你整二两银子,行了吧?再啰嗦也不多给。”

宋绵绵站在一旁,上前仔细瞧了瞧那黄精。

“掌柜的,您看这黄精断面光滑,呈金黄色,且纹理细密,分明是上等的‘鸡头黄’。市面上起码值三倍价钱,您八钱一斤,未免太打发叫花子了吧?”

吴掌柜听罢抬起头,打量着绵绵。

见她衣着普通,不似懂行之人,心中不以为然。

但也还是从篓子里掰开一块黄精,凑到眼